狂奔、出圈,騰訊又殺出一匹黑馬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賈寧宇,36氪經授權發佈。

3月18日騰訊發佈的2019年全年財報裡,To B業務中跑出了一匹黑馬,誕生不足百日的騰訊會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上線2個月內,日活用戶超過1000萬。

這樣的增長速度在騰訊內部是從未有過的戰績。2011誕生的微信,註冊用戶突破千萬花費了半年時間,1999年誕生的QQ,註冊用戶突破千萬則用了1年左右。

疫情期間,遠程辦公需求的爆發讓騰訊會議流行起來,一個很直觀的變化來自騰訊會議內部——騰訊會議團隊幾乎每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睡眠;為了方便調度資源,平台開發人員從除夕開始便輪番值班;為順利度過早高峰,甚至有後台調度人員在妻子生完孩子3小時後,迅速回到工作崗位.....

「高並發」、「高可用」、「高性能」 的三高指標,不僅考驗著騰訊會議團隊,也是騰訊產業互聯網能力的一次 「練兵」。作為一個新手,騰訊會議經受住了考驗,但這場阿里巴巴、字節跳動、華為等巨頭參與的在線辦公用戶爭奪戰遠未結束,千萬日活對騰訊會議來說只是起點。

沒有「春晚」的除夕夜

縱然新冠疫情陰霾籠罩,但除夕夜依舊是國人都不能錯過的溫馨時刻。作為一個女兒的媽媽,這是錢敏難得的閒暇時光。但今年春節,召喚她的是另一個身份——騰訊雲辦公協同產品中心總經理。

她需要解決一個難題:各地政府在春節前2天就開始部署抗疫行動,以及復工後的生產安排,很多政府和企業前來尋求騰訊的支持,但採購需要立項、審批資金、招投標,一連串流程下來,頗費周折。

廣告

這樣繁瑣的流程顯然不利於高效的應對疫情,騰訊會議團隊緊急請示公司高層,疫情期間是否可以免費開放騰訊會議100方的能力,騰訊會議剛剛發佈時,這是需要付費才能使用的功能。

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了高層的支持。於是,大年除夕夜,在天南海北吃團圓飯的騰訊會議小夥伴被迅速召集到電腦前,他們被分成兩組:一組連夜發佈免費開放100方;另一組迅速對服務器擴容,以應對用戶增長可能帶來的系統挑戰。

戰鬥才剛剛開始。

從除夕夜開始,到大年初五,騰訊會議的用戶數幾乎每天都是數倍的增長,這種高速增長一方面源於疫情期間遠程協同的需求爆發,另一方面是無門檻的產品體驗——騰訊會議足夠簡潔,各級政府,跨公司的合作夥伴無論是通過App、微信小程序還是電話,都可以無障礙接入會議。

這極大地改善了入會的便捷性,也改變了企業級通信的模式。

靠著這種簡潔的功能和專注連接的初衷,騰訊會議迎來了開門紅。但用戶越多,需求越複雜。1月26日,北方某個市政府打通了錢敏的電話,對方表示,自己明天要組織很多處級以上的領導開一個大會,同時有250個人參與;緊接著,一所學校表示要通過騰訊會議安排學生們上網課;一家企業表示要通過騰訊會議交代復工後的工作交接......

類似的需求一個接一個,錢敏意識到,100方顯然不夠用了。於是,騰訊會議緊急又開放了300方的能力,這對於技術的要求顯然上升了不止一個量級。

「如果我們把多媒體通信比喻成交通的話,那你會發現我們今天通信的過程中,道路不是說只有一條高速公路,可能有崎嶇的小道,有省道,有縣道,那我們要做的就是製造一輛車,這個車既能在羊腸小道上跑,也能在省道上跑。」騰訊雲副總裁吳祖榕表示。

容納的人數越多,意味著背後的服務器資源調動得越多,而資源是否合理利用,決定著產品的承載能力,很快這位1字版本號打頭的在線辦公「新兵」,便在此跌了一跤。

9點鐘的堅守

2月3日,復工第一天,上午9點,千萬用戶瞬間湧入騰訊會議,大約有50%的用戶發現自己根本進不來會議室。

並不是資源儲備不夠豐富。騰訊內部的工程師、TEG 團隊(技術工程事業群)第一時間內迅速加入戰鬥,他們負責技術保障、擴容,甚至是性能優化,而騰訊內部的一些產品也在儘可能優化資源,多擠出一些服務器帶寬,留給騰訊會議。這就像超市裡的一個貨架,最好位置的貨架擺放的永遠是最暢銷的產品。

那段時間騰訊會議日均擴容雲主機接近1.5萬台,8天總共擴容超過10萬台雲主機,共涉及超百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

但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合理分配資源?「我們不知道哪個區域的人會暴增,實際上那天華東的人暴增的厲害,後來發現很多金融系統,比如保險、銀行、證券的人都開始復工,這些人本來有自己的會議軟件,(換用騰訊會議後導致)突然間接入量大增,在此之前,一直是北京和廣東的量最大。」錢敏回憶。

騰訊會議背後有一套調度機制,他們按照區域劃分,每個區域有不同的接口,當後台人員觀察到A地的接口爆滿時,就會迅速把A地的負載轉移到B地,而在負載轉移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進會議室失敗的問題。這工作更像是交警,他們負責在高峰期疏散車流和人流,以緩解擁堵。

調整的難度並不大,難的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調整好,拼的是速度。如果不能盡快恢復,那客戶流失率就會很高。為此,後台人員需要現場辦公,需要通過眼前的多塊大屏幕緊盯服務器的負載,實時快速地調整調度策略。最終得益於這種運營模式,2月3日的那場危機,半個小時之內就解決了。

經驗從來都是來源於一次又一次實戰。從2月5日開始,團隊就開始按照當天用戶的4至5倍準備第二天的服務器資源,以保障用戶體驗。

團隊也逐漸摸清楚規律:早上9點、10點,下午2點、3點,晚上8點各有一個高峰,最重要的就是早上9點,學生上課,企業開會同時進行,錢敏和同事們不止一次發現,在9點鐘,經常會有1秒鐘幾萬人同時進會議室開會的狀況。

為此,後台負責調度的同事輪番到公司值班。一次,負責早高峰調度的程序員凌晨三點,還在醫院陪同老婆生產,6點,又準時出現在了辦公室,繼續盯住早高峰。

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從大年除夕夜至今,40多天內,騰訊會議已經發佈了14個版本。靠著團隊的努力和不斷完善的功能,3月11日開始,騰訊會議連續多日登頂App Store免費排行榜 。

狂奔、出圈

22歲的騰訊經歷了多次互聯網浪潮,至今仍保持著領先的優勢,2019年其營收高達3772億元,在中國科技企業中,只有阿里巴巴能與其比肩。

但巨頭騰訊也曾有自己的煩惱,當C端流量見頂,遊戲增長放緩之後,騰訊需要尋找下一個增長點。

2018年9月30日,騰訊決定走出舒適圈,進軍產業互聯網。彼時,市面上不乏質疑聲:一家2C基因的公司怎麼做To B?騰訊的決心有多大?

2020年3月18日,騰訊交出了答卷,當天發佈的2019年財報顯示,雲業務同比增長至少86%,金融與企業服務已經快接近遊戲收入。更重要的是,騰訊在協同辦公領域開始嶄露頭角——短短兩個月,騰訊會議日活破千萬。

伴隨著全球範圍內疫情的發酵,為了加強疫情管理,遠程辦公成為很多機構和企業的選擇。騰訊會議開始走出國門,截至3月20日,騰訊會議國際版已經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上線,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泰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為在線辦公設計的騰訊會議已經「出圈」,「大家會拿它做雲簽約,線上產品發佈,線上教學,甚至法院也會進行線上打官司」。更有趣的是,一些異地戀的情侶甚至通過騰訊會議一邊看電影,一邊掛語音,一些小學生把騰訊會議當成了直播平台。疫情期間,騰訊會議正成為一個大眾群體流行的產品。

如果追溯歷史,不難發現,上一次視頻辦公的崛起也源於疫情——2003年SARS來襲,Polycom、思科Webex Meetings迅速崛起,到了2019年仍然是視頻會議市場前三甲。彼時,錢敏考慮的是,如何通過視頻會議把分散的各級單位連起來。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外界認為在線辦公發展被提前了5年,釘釘、飛書、騰訊會議都迎來了絕佳機會,錢敏考慮的是,如何使人和人更好的連接。

騰訊會議的流行,也源於市場環境的推動,雲計算、AI、5G 等技術逐漸成熟,除了 QQ、微信等偏私人性質的消費場景的溝通外,偏正式、辦公、商務等場景也逐步具備移動化及雲化的通信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國內,企業級通信市場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產品。傳統的視頻會議更多的是一個硬件為主導的市場,軟件不賺錢。因此廠商更希望客戶持續購買其設備,不同的廠商就此組建了一個小小的孤島,不同的孤島之間通信非常困難,最後可能還是要通過電話等方式來解決。

在國外,不做硬件,只做軟件的ZOOM已經於2019年4月上市。在錢敏看來,ZOOM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來源於它守得住本分,「不像國內的市場,即賣硬件又賣軟件,即做麵粉,又做餛飩,那硬件廠商也不願意圍繞著你去發展」。

因此,騰訊會議從誕生之初,就決定不做硬件,所有的硬件合作夥伴都可以統一連接至騰訊雲的通信平台,分工明確。

或許,疫情過後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線上開會,但當數字化疊加產業互聯網浪潮,企業協同辦公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擁有5萬員工,450座地鐵站的北京地鐵公司在開工復工時就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遠程協同,最多一天開了142次大型會議,效率甚至比線下會議還要高。

昨天結束的騰訊2019年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公司高層也提到:騰訊會議是一個比較能夠跨企業的服務產品,甚至實現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聯動,在未來有非常大的潛力,目前還只是對於企業數字化變革非常重要的階段。

短暫的迂迴曲折永遠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而當浪潮來臨,巨頭騰訊想要不被超越,它必須保證自己參與其中,且快速迭代,勇立潮頭。

本文圖片來自:IC photo 正版圖庫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網稱可當雲端用的信箱 新版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