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族群》紅海危機未除支撐運價 航海王穩舵向前
【時報-台北電】雖上海出口運價指數SCFI年後開盤收黑,但因紅海危機尚未解除,對運價仍有支撐,加上元月業績續旺,長榮(2603)、陽明(2609)盤中均穩定漲勢。
隨著今早集運指數(歐線)主力合約盤中漲幅擴大至一成以上,貨櫃三雄股價向上,散裝業者也可望隨著鋼鐵行情穩步回升。美國總統川普提議接管加薩走廊的想法,可能導致重返紅海航線的前景更為黯淡。
繼2月7日漲停後,2月10日集運指數主力合約再大幅上漲一成。集運指數主力合約盤中最高至1789,一度漲約11%,創下2024年12月12日以來新高。若以1月16日盤中低點1163計算,累積最大漲幅逾48%。
歐線集運指數大漲,主要是紅海復航之預期出現反轉,市揚多頭選擇在當前位置博弈未來船公司挺價,未來仍要觀察春節後復工狀況和需求而定。
上海出口運價指數SCFI年後開盤收黑,7日公布續跌148.8點至1,896.65點,跌幅擴大至7.27%,全線運價連續四周走跌。業者表示,航商年前屯貨加上空班縮艙,運價跌幅小於預期,除了歐洲線跌幅近16%、南美線跌幅逾11%較大之外,地中海線、美西線、美東線運價跌幅都在5.33%~4.75%。
陽明董事長蔡豐明日前表示,今年貨櫃船運市場變數很多,挑戰業很大,如果紅海危機解除,市場運力是有過剩問題。
至於關稅戰對海運業的影響,萬海(2615)總經理謝福隆表示,主要出貨來源是中國大陸,美國對大陸加徵10%關稅,大陸5日才陸續開工,備貨需要大約一周,需觀察2月17日那周的變化。
長榮2025年1月營收為422.48億元,年增率49.01%,月增率10.78%,業績表現續旺。
丹麥貨櫃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日前公布上季獲利優於預期,並看好全球貨櫃航運市場今年將繼續成長。馬士基表示,如果紅海航線今年中重新開放,馬士基今年獲利可能落在財測區間下限。如果紅海航線今年底前一直無法通行,獲利可望達到財測區間上限。
另外,散裝航運回溫,上周五BDI指數漲破800點關卡。
由於穀物運輸強勁,尤其是北美西海岸與東亞之間的貿易航線,促使巴拿馬型船運價持續增加,加上海岬型船運價反彈,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上漲22點,收815點,漲幅2.8%。
散裝指數上揚,對裕民(2606)等業者營運有正面效應。(編輯:沈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