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趨緩,台股投資情緒正向,投信法人指出,後續除持續觀察國際事件發展外,若美國與各國關稅談判歧見小、順利過關,AI需求持續暢旺下,台股後市續漲空間可期。 第一金核心戰略基金經理人張正中分析,川普以關稅為手段,與各國貿易協商,從券商報告觀察,關稅若提升至15%,預估推升美國通膨1%,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將在2026、2027年最大,在7月9日之前,台股表現將呈現修正向上、區間盤整,上有反應、下有支撐,上檔反壓在半年線與年線間,大約落在22,000點至22,300點間價位;下方支撐則在季線約21,000點關卡。 觀察5月份以來,台股表現以較不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的產業為主,較為強勢的產業包括科技股的AI供應鏈,及傳統產業拼提前拉貨的航運股等。以這波關稅戰對各產業的影響觀察,例如伺服器因台廠ODM組裝可轉由與美國簽訂有美加墨關稅協定的墨西哥供應,因此受到的影響較小,這類AI標的漸成為產業發展剛性需求,持續較高成長力道,且較不受關稅影響;消費電子如筆電、手機所受到的影響較大。 中信投信基金經理人葉松炫表示,隨著AI需求持續擴張,舊世代半導體市場可望在下半年回穩,半導體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