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分歧深化 油價承壓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6月4日將於維也納開會,但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在產油政策的分歧加深,對於油市供應前景帶來不確定性。莫斯科當局目前持續輸出大量原油至國際市場,令沙國減產以提振油價的努力大打折扣。

受此消息影響,紐約西德州原油7月期貨價30日盤中大跌3.7%,每桶報69.90美元。倫敦布蘭特7月期油下滑3.6%,每桶報74.20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俄羅斯未能遵守減產協議,已惹火OPEC老大哥沙國。沙國官員已向俄羅斯表達不滿,要求後者實踐減產承諾。

今年4月,OPEC+宣布自5月起每日減產116萬桶。俄羅斯當時亦宣布,將3月實施的自願減產行動延長至今年底,每日將減產50萬桶石油。

OPEC+6月會議備受關注,原因是此時正值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之際,市場擔憂能源需求恐遭拖累。產油國屆時將決定今年下半年產油計畫。

但沙國與俄羅斯目前立場存在極大分歧。沙國能源部長上周警告,絕對要讓放空油價的人付出慘痛代價,同時暗示OPEC+可能決定進一步減產。

根據沙國政府預估,油價須維持在每桶81美元以上(較目前水位高5美元),如此一來,石油收入才能支持該國經濟發展所需資金。

但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表示,目前油價已接近「符合經濟效益」水平,換言之,OPEC+生產政策沒有立即調整的必要性。

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持續向國際市場輸出大量原油,以取得更多資金支持俄烏戰爭。但此舉導致原油供給大增、油價承壓。

今年3月,俄羅斯超越沙國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石油進口國。此外,數據供應商Vortexa資料顯示,印度4月進口俄油數量,也首度超過該國自沙國與伊拉克進口總量。

西方國家對於俄國化石燃料實施制裁,加速全球能源版圖變化。大陸與印度趁機搜刮便宜的俄油,中東供應國則將原油改送至歐洲,後者致力於降低對於俄國的能源依賴。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
12檔補漲股 外資買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