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私有素地越來越少 都更危老風 吹向高雄

民間私有素地越來越少,迫使都更危老風已從北台灣吹向高雄。根據指標大型行庫對建商進行的最新訪查報告顯示,最主要是由於完整的素地越來越難找,建商推案不得不轉向土地上已有建物的都更或危老案開發。

根據建商向行庫反映,老屋重建案件因為事先得就整合問題和眾多地主協商,匯集共識不易,且費時甚長、也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因此以往南台灣的建商不太願意投入,但近幾年來,由於高雄、台南一帶的土地價格因為工業區開發等原因而持續高漲,且政府不斷標售土地之後,使得完整素地越來越稀少,因此,在地建商也開始接受以都更或危老方式推案,尤其是政策上又願意提供容積獎勵,在地建商往都更及危老發展的誘因增加更多,和前幾年情況大有不同。

除此之外,大高雄地區的在地建商,則以「價漲量縮」來形容最新市況。對此行庫引述建商看法指出,因應營建成本持續上升,已使不少建商推案方式由預售轉為成屋銷售,以避免成本未精算,導致賣房子反而賠錢賣,因而使房市供給量能時點延後,這是價漲量縮的主因。大高雄地區的建商也認為,政府持續打炒房,房市短期投資需求已明顯減少,接下來內政部推出禁止新成屋及預售屋買賣換約,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後,除了將掀起投資客的轉售潮之外,建商更預期,未來預售屋市場恐怕只剩自住及換屋族群兩種客層,投資客將全面退場。

指標大型行庫也轉述大高雄地區建商的看法指出,目前包括土地價格、營建成本、缺工影響工期,是支撐房價不墜的三大因素;另一方面,由於政府同時祭出好幾個打炒房措施,因此,建商對於新推案已傾向觀望態度,並由於新增供給量能不足且價格高漲,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購屋取向從新成屋轉向中古屋,但儘管如此,隨國內邁入升息循環,貸款負擔勢必越來越重,將使消費者購屋態度更趨保守。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