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記帳 讓自己瞭解每月資產是增加或減少

過去十多年來我的記帳方式已經改為抓大項目記帳,已經不再記每日流水帳,但今年2月起,我又開始恢復記流水帳,每日收入與支出都有詳細的名目,主要是讓自己知道退休後的每月資金流向何處。結果記了2個多月,我發現,現金每月所剩不多,但如果用資產負債表的觀念來檢視我的記帳本,會發現我的資產是增加中。

對資產負債表不是那麼熟悉的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明明手上現金所剩不多,錢都支出了,為何還說資產有增加?首先,我們先來解釋「資產負債表」的三大組成重點: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由於我不是公司,是家庭記帳,所以股東權益就是我的權益,我簡稱為「個人財富總額」。

月底結帳 若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 都代表財富增加

資產總額=負債+股東權益。這是資產負債表的3大組成重點。我前面提到,因為我不是公司,所以股東權益部分,我就簡稱為「個人財富總額」,所以,公式就變成:財富=資產-負債。

而當月底結算記帳表時,如果發現這個月負債減少的金額大於現金的減少金額(包括信用卡刷卡,都列在負債這邊),就表示這個月我的財富增長了。

如果月底結帳時是「負債>收入」呢?那就表示你的資產正在減少中。所以,記細目帳的好處就是可以做出比較詳細的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彼消我長情況。過去十多年來,我因為只記大項目的收入與支出,所以,只能看到這個月現金剩下多少?或是這個月透支了多少?對於自己的資產與負債就沒有全面的知曉能力。

今年起,我回頭開始記細目帳,就跟公司會計一樣,按照會計科目去詳記每一筆帳,例如:收入、醫療費用、餐食、娛樂、保健食品、保險費、房貸支出……等等科目,每一筆收入或支出都有一個科目對應,刷卡後也會記上一筆,例如買保健食品刷卡2千元,那就在那張信用卡下方填上「-2000」,因為每刷一筆信用卡,就是增加一筆負債,下個月帳單來時,是要償還的。

廣告

按照這樣的記帳法,我會比之前更清楚自己的資產究竟是上升?還是下降?例如:償還房貸,表面上現金是減少的,但扣除利息(這項是實質支出)後,償還的本金其實就轉為房屋的資產(因為貸款、亦即負債減少,代表資產相對應增加)。再舉投資這項,我每月定期定額一筆金額,現金是減少的,但在投資科目上,我是增加的。

當然,如果要更進化,投資還可以另外開一個記帳本,因為投資有賺有賠,還有領股息或股利等等,所以若另開一個投資記帳本,就更可以看出投資成績。但因為我目前都是只有存入(投資),都還沒有賣出(或贖回),所以從線上的每日對帳單大約就可以瞭解自己的投資績效,不過我是長期投資,所以也不必天天盯著看。

每月現金花光光 不代表資產沒增加

之所以會從今年2月開始回頭記細目帳,主要是因為常聽到許多朋友大喊:「每個月薪資都花光光,窮死了!」但進一步細問之後發現,其實他們的錢至少有1/3是償還房貸,另有些錢是繳保險費,如果是買儲蓄險,那麼這筆保費其實應該算是「資產」。

房貸也是一樣,一般我們都是繳「本息平均攤還」,所以扣除利息後,每月償還的房貸本金,這個本金就會從原本的「負債」轉為「資產」,所以,每月薪資花光光,也不用太緊張,學我開始做日記帳,月底時,你就可以得到一張資產負債表,然後從這張表中,就能知道你這個月的資產究竟是增加,還是減少?

只要能做到每月資產持續增加,恭喜你,代表你並不是月光族,因為你是把部分現金轉為了資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房屋,有人7年內就把房貸還清,代表這間房子已經成為你的資產(0房貸),而不再是銀行的資產、你的負債了!這樣簡單的解釋,希望讀者都看得懂。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