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超過40張美國FDA認證!台灣醫材疫後升級兩大實力:AI技術、創新加值

走進診間,從護理師幫患者消毒的「棉花」、醫師戴的「醫用手套」、傷口上的「紗布」這類拋棄式、塑膠或橡膠產品,堪稱台灣醫療器材起家厝。儘管產品附加價值低,但靠著台廠穩定的生產水準,一路扮演重要的外銷角色。

以2020年為例,台灣前10大出口醫療器材中,「塑膠製實驗室、衛生及醫療用物品」排在第2名,外銷金額88.47億元,占整體出口金額11.7%。

經濟部2021生技白皮書指出,台灣從「低階」(指生產難度、附加價值)醫材起步後持續升級,透過光機電工程和資通訊技術(ICT),逐漸轉向「中階」的居家化醫材,投入血糖監測產品、血壓計、隱形眼鏡等。

其中,隱形眼鏡是現階段台廠最強的醫材出口項目,出口金額從2004年8.5億元一路成長,到2019年突破137億元,唯有去年受疫情影響微幅下滑至122.8億元,但仍以16.2%的出口金額比率,穩坐外銷第一。

台灣醫材出口統計表 圖/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數位時代》整理
台灣醫材出口統計表 圖/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數位時代》整理

台廠嘗試品牌經營,但最擅長還是代工

隱形眼鏡的好表現,來自於精華光學、金可國際、晶碩「三雄」的貢獻。

來自台中的金可,在中國市場獨霸,旗下「海昌」隱形眼鏡是當地市占冠軍。1986年成立、全球第5大供應商精華,走海外代工(ODM/OEM)模式,在日、中、歐美都有穩定營收,回到台灣銷售自有品牌「帝康」。晶碩的規模雖是老三,不過比起其他兩家去年受疫情衝擊、營收下滑,他們反而因為新增客戶而逆勢成長。

從商業模式來看,晶碩、精華都是代工為主,但三家公司都發展了自有品牌,其中以金可營收比率達9成最高,主攻中國市場。但整體看來,隱形眼鏡廠不甘於只有穩定代工收入,已試圖切出不同商業模式。而10大出口醫材中的血糖機與糖尿病試紙發展,則是另外一個值得關注案例。

血糖 圖/shutterstock
血糖 圖/shutterstock

同列10大出口醫材中的血糖計與糖尿病試紙,就是另一個典型案例。全球血糖計市場約7~8成由羅氏(Roche)、亞培(Abbott)等國際公司掌握,但背後有近半數血糖計由台廠代工,主要廠商包括華廣、泰博。

廣告

台灣如何走出代工老路?新創智抗糖(Health2Sync)就嘗試透過產品加值開創新局。他們投入數據管理App,透過藍牙、紅外線「逆向」串接各大血糖機,已在2017年獲得日本保險公司投資600萬美元,打入海外市場。

不過,「日本、中國等亞洲市場對台灣醫材業者有一定重要性,但也不能忽略美國,那裡才是全球最大醫材市場。」互貴興業策略長詹益鑑表示。過去專注在中國醫材市場的互貴興業,是從開發、製造、到協助取證的一站式醫材平台。在疫情後新增台灣與歐美的醫療科技服務項目,包括臨床試驗、OEM/ODM及經銷代理等。

詹益鑑指出,投入開發美國市場有幾項好處,首先是當地數位健康領域的發展速度全球最快,消費者對產品接受度、獲投資機會「相對」較高;其次,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於智慧醫材認證的態度愈來愈友善,對於有意轉型、投入發展的台廠是利多。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11年起台廠每年至少會獲得40~80張FDA許可。觀察近年來通過審核的業者產品,也可以發現台灣醫材正走向創新加值之路。

shutterstock_1512490073_5g_,medical 圖/metamorworks via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_1512490073_5g_,medical 圖/metamorworks via shutterstock

以安克生醫為例,旗下一款能輔助醫師判讀甲狀腺腫瘤的超音波電腦輔助偵測軟體(CAD)產品「安克甲狀偵」,是2012年FDA發表指引後,全球第一個通過上市許可的超音波CAD產品。至今已打入智利、巴西等中南美洲市場,並在20多國銷售。

另一間宇心生醫也在2018年取得FDA認證,他們的「12導程心電圖機」比傳統設備更輕巧,無須專業人員操作。今年還搶下美國加州政府標案,可望替10萬名受刑人提供遠距心電圖醫療服務。

整體觀察下來,醫材業者在診斷和監測類型產品的布局比起過去更寬廣,並且跨入了AI軟體開發。專攻高階醫材的益安生醫,便是結合市場與技術創新的佼佼者。該公司過去就曾有兩款腹腔鏡醫材獲得FDA認證,另一款賣給國際醫材大廠泰爾茂(Terumo)的「大口徑心導管止血裝置」,也已完成上市前查核,將成第一個台灣自主研發獲得FDA第三類醫材許可(PMA,針對高階醫材)的產品。

益安提供_產品照 圖/益安生醫
益安提供_產品照 圖/益安生醫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認為,疫情帶動台灣生醫資本市場新一波復甦,但想要繼續前進,還有待具指標性的生醫成功典範,她相信能提供資金、規模的ICT業者將扮演關鍵角色。

在創新醫材市場裡,她建議ICT業者選題可參考「高階且有大量需求」領域,如拋棄式器械。至於已有華碩、廣達投入的智慧醫院市場,可跟新創合作,像是擅長腦出血判讀的愛因斯坦(Deep01)、數位病理平台雲象(aetherAI)。若能把產品整合起來變成系統販售,商業模式會更多元。

去年在台灣生技產業裡,占三分之一營業額的醫材領域,自2012年起已寫下連9年成長紀錄。若要持續寫歷史,就不能缺少創新產品打國際盃。

最新11月號雜誌《台灣生技新版圖》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張庭銉

更多報導
15分鐘測出COVID-19,這家台灣智慧醫材廠憑什麼勇闖非洲、義大利?
COMPUTEX 推線上「智慧醫療館」,協助台廠進軍海外!遠距醫療、智慧照護最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