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電週邊》虹光4月營收為2.74億元,年增35.60%
【時報-快訊】虹光(2380)4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4月營收 1- 4月營收
114年度 274,486 871,862
113年同期 202,430 1,006,035
增減金額 72,056 -134,173
增減(%) 35.60 -13.34
【時報-快訊】虹光(2380)4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4月營收 1- 4月營收
114年度 274,486 871,862
113年同期 202,430 1,006,035
增減金額 72,056 -134,173
增減(%) 35.60 -13.34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美股全收紅,半導體大漲 美股三大指數全數走高,平均漲幅都在1%以上,以那斯達克漲近1.5%較大。美股最新收盤價,道瓊漲507.24點或1.19%,收43089.02點。那斯達克漲281.56點或1.43%,收19912.53點。標普500也漲67.05點或1.11%,收6092.22點。不過,美股三大指數盤後卻悉數走跌。 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3.7%,NVIDIA大漲2.6%,盤後小跌0.13%。台積電ADR大漲4.7%,盤後小跌0.1%。另外,英特爾飆升近6.5%,盤後在平盤附近。美光大漲4.8%,盤後續漲0.5%。AMD更是狂飆6.8%,盤後續漲0.2%。 在以伊情勢似乎不再惡化,且停火協議呼之而出,國際原油價格已連續兩天都是重挫,每桶又失守七字頭。美國WTI以及倫敦布蘭特原油的跌幅都在7%到8%之間。 去眾議院參加聽證會的聯準會主席鮑爾明確指出,目前不急著要調降利息,先觀察川普新關稅政策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性有多大再說。不過鮑爾指出,這些影響將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包括最後拍板定案的關稅有多高。 2.鮑爾國會作證:降息不急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4日起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金管會公布外幣保單最新銷售狀況,2025年前4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1249.45億元、年增30%,幅度較首季34%收斂,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比重36.24%、續創近7年同期低。金管會認為,可能受新台幣保單商品多元、壽險業銷售策略、新台幣強升等3因素影響。 金管會統計,2025年前4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1249.65億元,較去年同期961.13億元成長30%。其中,投資型外幣保單192.68億元,較去年同期141.65億元成長36%,傳統型外幣保單1056.77億元,較去年同期819.48億元成長29%。 以幣別觀察,美元保單前4月新契約保費37.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9.65億美元成長25%。其中,投資型美元保單5.3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3.93億美元成長36%,傳統型美元保單31.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5.72億美元成長24%。 前三大業者方面,投資型外幣保單依序為國泰、安聯、台新人壽,傳統型外幣保單為國泰、富邦、保誠人壽。其中,投資型美元保單為國泰、安聯、台新人壽,傳統型美元保單為國泰、富邦、保誠人壽。 澳幣保單前4月新契約保費1.19億澳元,較去年同期0
[FTNN新聞網]記者高麗玲/台北報導台股昨(24)日大漲456.74點,漲幅2.10%,收22,188.76點。根據證交所籌碼動向,自營商(自行買賣)昨日買超9.04億元,其中...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29.536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1.98角,成交值為10.37億美元。 2.集中市場24日融資減為2243.18億元,融券增為234046張。 3.集中市場24日自營商買超43.13億元,投信買超4.54億元,外資買超292.65億元。 4.CMOS影像感測器(CIS)競爭加劇,面臨來自中國大陸業者強勁挑戰,SK海力士年初宣布退出,龍頭大廠Sony則面臨三星積極搶單。台廠往利基型應用發展,原相(3227)於光學滑鼠獨占鰲頭,並發展視覺感測、光學追蹤感測等機器人或工控應用。 5.成衣代工營收占比高達6成的光隆(8916)24日法說,董事長詹賀博指出,因美國對等關稅暫緩實施,客戶提前拉貨潮湧現,第二季成衣出貨年增,但受新台幣升值造成匯損抵銷。光隆預估全年新台幣計價營收持平去年,且因應地緣政治風險,繼印尼之後,光隆7月將前進孟加拉設辦事處,先委外生產二季後,在孟加拉設廠,明年並將赴靠美國近一點的中美洲國家設廠。 6.盟立(2464)近年來積極強化半導體領域布局,逐步擴大產品線與客戶基礎,今年來成果顯現,其自動化系統已獲多家半導體廠採購,並順利打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週二強硬要求國會盡速完成其主導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明言「在法案通過前,任何人不得休假」,為趕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之前完成立法程序再度施壓國會山莊。川普在Truth Social貼文指出:「致我在參議院的朋友們,如有必要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不要回家,本週務必完成這項工作。與眾議院合作,讓他們承接法案並立即通過。」目前這項法案仍在參議院審議階段,雖然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堅稱將於本週表決,但共和黨內部對法案中的預算赤字、SALT(州與地方稅額扣抵)上限等爭議條文分歧仍大,增添變數。根據媒體報導,參議院議事專家麥克多諾(Elizabeth MacDonough)日前已下令刪除部分條文,認定其違反預算協調程式規則,無法以簡單多數(50+1票)通過,迫使共和黨需重寫法案,以符合法規限制。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握有53席,多數派正試圖透過「和解程式」(Reconciliation)避開民主黨可能的阻撓,但仍須確保黨內團結。據瞭解,俄克拉荷馬州參議員馬林(Markwayne Mul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隨著購房者減少,美國房價漲幅在4月放緩。根據標普CoreLogic Case-Shiller數據,4月份全國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2.72%,為2023年夏季以來的最小漲幅。這一漲幅低於3月份3.36%的年比漲幅。標普CoreLogic凱斯-席勒數據還顯示,美國4月份20城市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42%,而預估中值為上漲3.9%。若與前月相較,4月份20大城市房價則是下跌0.31%,3月份數據為下跌0.16%。部分購房者因高抵押貸款利率擠壓預算而被迫退出市場。此外,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的關稅措施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當月也給市場帶來一定衝擊。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數據顯示,4月份二手房簽約量創下2022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S&P Dow Jones Indices固定收益可交易商品及大宗商品主管Nicholas Godec表示,我們正目睹房地產市場處於轉型階段,廣泛而快速的價格上漲時代似乎已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具選擇性的環境,其中本地基本面比全國趨勢更為重要。
【財訊快報/陳孟朔】被視為聯準會(Fed)第三把交椅的紐約聯儲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週二表示,Fed當前維持略為偏緊的利率政策屬合適做法,有助央行爭取時間觀察經濟數據變化,確保達成物價穩定與就業最大化的雙重政策目標。威廉斯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擁有貨幣政策的當然投票權,雖未明言對未來利率動向的偏好,但其言論明顯傾向維持現行利率水準不變。他在預先發布的演說稿中指出,現行政策可提供充足空間,協助評估新數據如何影響經濟前景。他指出,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抑制美國消費動能,加上限制移民政策正壓抑勞動力成長,這些因素將對總體經濟構成壓力。威廉斯預估,今年美國GDP年增率可能放緩至略高於1%,失業率將自目前4.2%升至年底約4.5%。在通膨方面,他預期被視為關鍵指標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物價指數今年將維持在3%以上,但未來兩年內有望逐步回落至Fed設定的2%目標水準。威廉斯這番講話延續近期Fed多位官員所釋出的偏鷹訊號,反映政策制定者普遍認為,目前並非降息時機,仍需觀察關稅政策與勞動市場結構變化對通膨的真實影響。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二表示,美國絕不會發生債務違約,儘管債務觸頂時間已逼近,但他對國會最終可望妥善處理相關問題深具信心。他指出,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正受到法院審查,裁決結果亦可能影響財政預測中「技術性違約」時間的推估。貝森特週二在國會走廊接受媒體訪時強調,美國債信仍處於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地位,沒有任何理由導致實質違約發生。他透露,參議院將於本週五就共和黨主導的最新稅改與開支方案進行表決,並預期法案將順利過關。針對美國高收入家庭關切的「州與地方稅額扣抵限制」(SALT)改革議題,貝森特進一步透露,共和黨內部已接近達成一致意見,預料48小時內將就該議題取得共識,並納入即將表決的整體稅改法案中。目前市場高度關注的除了稅改法案外,亦包括潛在的債務上限風險與川普關稅政策訴訟案。貝森特未具體說明法院裁決將如何影響債務動態,但顯示白宮對法律與財政時程具備戰略應變準備。
【時報-台北電】在美國總統川普力挽狂瀾下,投資人押注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停火雖然脆弱,但仍將維持下去,周二(6月24日)美股四大指數全面大漲,原油價格持續重挫。隨著市場的風險偏好增強,道瓊指數漲超過500點,與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漲幅都超過1%,費城半導體指數更飆升近4%。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收漲2.59%,距離歷史高點僅差一步之遙。台積電ADR大漲4.65%,博通(Broadcom)漲近4%,超微(AMD)飆升近7%。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507.24點或1.19%,收43,089.02點。 S&P500上漲67.01點或1.11%,收6,092.18點。 NASDAQ上漲281.56點或1.43%,收19,912.53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197.56點或3.77%,收5,441.87點。 ★11大類股 科技類股(SPLRCT)漲1.61% 金融類股(SPSY)漲1.50% 通訊服務類股(SPLRCL)漲1.39% 醫療類股(SPXHC)漲1.19% 工業類股(SPLRCI)漲0.86% 原物料類股(SPLRCM)漲0.75% 非必需消費類股(SPLRCD)漲0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聯準會(Fed)理事巴爾(Michael Barr)在週二最新發表演說稿指出,近期進口關稅升高對通膨造成的壓力「很可能並非暫時性質」,認為Fed不宜在當前時點急於啟動降息。巴爾坦言,儘管目前物價上升的速度未必劇烈,但關稅、供應鏈瓶頸與市場對未來通膨的預期上升,已構成結構性風險。他表示,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物價長期維持在高位,且可能同時帶動失業率攀升與經濟增長放緩,形同「停滯性通膨」的早期徵兆。針對貨幣政策立場,巴爾表態反對過早降息。他強調,除非數據顯示通膨已確實回到可持續的2%目標區間,否則不應放鬆政策,否則可能重演通膨反覆升溫的局面。這番言論與Fed主席鮑威爾日前在國會聽證會上所持的「觀望」態度形成呼應,也對市場對7月降息的預期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分析指出,在川普政府強勢關稅政策未見鬆動下,通膨路徑仍存高度不確定性,Fed內部聲音將持續分歧。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消費者信心意外下降,受制於貿易政策引發的對經濟、勞動力市場和個人財務前景的擔憂。經濟諮商局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5.4點至93。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99.8。這份數據顯示,6月份反映消費者對未來六個月展望的預期指標下降4.6點至69,而現狀指標下降6.4點至129.1。此次信心回落幾乎抹去了前月近一半的反彈幅度,凸顯消費者對美國進口關稅上調可能對經濟造成影響的持續焦慮。儘管過去三個月的通膨溫和,但一些消費者在支出方面已變得更為謹慎。經濟諮商局資深經濟專家Stephanie Guichard在聲明中表示,消費者對當前經營狀況的看法不如5月積極。他們對當前工作機會的評估連續第六個月走弱,但仍處於正值區間,與仍然穩健的勞動力市場狀況相符。調查截止日為6月18日,也就是在以色列對伊朗目標發動一系列襲擊的五天後。調查顯示,在答復中對地緣政治的提及僅略有增加。調查還顯示,預計未來一年利率上升的消費者比例升至57%,為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科技進步,越來越多指紋、人臉辨識,甚至是虹膜辨識來驗證身分,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辦的公司就推出一款App,只要''掃眼球'',就能建立數位身分,完成後還會送虛擬幣,也能兌換超商或百貨禮券,現在進駐台灣,引發不少討論!但是包括數發部、資安專家都示警說,虹膜是''特種個資'',一旦外洩,難以補救。無論是指紋、人臉、甚至更厲害到生物辨識''掃眼球'',阿湯哥大秀高科技,現在電影場景,也在台灣上演!站在機台前,眼睛直視銀色球體,幾秒鐘,就能完成辨識,來驗證你是真人還是AI機器人!由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辦的公司推出這款App,利用虹膜辨識建立數位身分,完成後還送虛擬幣,也能兌換超商或百貨禮券,吸引不少網紅跟風,掀起熱潮,但現在安全性卻引發質疑。OpenAI推「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圖/民視新聞)資安專家查士朝指出,「像是你的這個人臉、指紋,或者是DNA那或者是像是虹膜等等,為什麼特別受到重視的原因就是說,一旦你資料外洩了之後,任何一個人他就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辨識你,可能駭客突然駭進你的這個電腦,那直接開你的那個電腦上面的camera,那他就有可能直接知道你是誰,國外來講,透過這樣子的虹膜,或者是一些生物辨識的技術來做人臉辨識,在公眾場合的話是完全禁止的,那如果是在做身分識別的話,那也要經過這個,這個列為高風險的項目,所以這家公司來講,在德國跟荷蘭來說,都有被這個現在正在被調查當中,所以基本上像用這樣子的技術來做生物辨識的話,那這個其實都會建議要特別的小心,因為萬一一旦外洩了之後,因為這東西都不可逆,因為人臉大概整形還可以有救,但是其實虹膜那真的就比較困難。」OpenAI推「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圖/民視新聞)不只專家,包括數發部也示警說,虹膜是高敏感''特種個資'',就算業者宣稱不保留原圖等,還是有資安風險。事實上,業者從2023年推出虹膜辨識驗證身分,在全球掃描過1200萬人的眼球,直到近期進駐台灣,在台北設置3個據點,針對外界疑慮,業者也親上火線說明,開發團隊技術長暨資安長 Adrian Ludwig強調說,「我們已描述了保護IRIS程式碼的系統採匿名多方計算,它的運作方式,除了已經提供自身圖像,確定是真人的使用者之外,無論是人類工具 ,或是其他工具,沒有人,也無法存取IRIS程式碼。」聲稱匿名驗證身分,所有資料也會刪除,但是獨一無二的虹膜辨識,一旦被駭客入侵,總是有外洩疑慮,民眾可別為了蠅頭小利、影響自己的個資安全。原文出處:''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半導體擴廠熱潮 帶動機電與無塵室系統工程廠 這兩檔個股漲勢佳台股大漲456點 這檔筆電大廠尾盤拉漲停水豚君快閃華山!20週年快閃店登場 聯名優惠贈義式冰淇淋
日月光投控(3711)營運長吳田玉指出,全球都會受川普關稅新政的影響,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原預估將達1兆美元大關,保守估計時間點將延後到2035年之前,但AI大趨勢不變,台灣機會非常好,可說AI是台灣半導體的大時代,「不乘勝追擊就可惜了」,他對下半年展望審慎樂觀,日月光維持既有投資計畫,並積極規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商務部週二公布最新數據,美國今年第一季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金額大幅下滑至528億美元,較去年第四季修正後的799億美元驟減34%,創下疫情後第二低紀錄。分析指出,川普政府主導的關稅政策仍具高度不確定性,已成為壓抑外資布局的重要幹擾因數。雖然外資投資明顯趨緩,但市場人士認為這可能僅為短期現象。美國即將啟動多項由外國企業主導的大型製造計畫,包括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案,交易規模高達近150億美元,預料將對未來幾季FDI數據形成顯著挹注。此外,FDI疲弱已直接反映於美國經常帳赤字擴大。第一季赤字從前一季的3120億美元跳升至450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主因是企業在高關稅預期下提前進口所致。儘管如此,經濟學者指出,FDI數據具高度波動性,常受大型併購或投資案推動,單一季度下滑不應過度解讀。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經濟學家Ashworth表示,川普強硬的貿易政策正帶來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暫時凍結企業投資決策,惟最終效果仍待觀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長期貿易逆差仍需仰賴FDI與資本帳資金流入作為平衡。若未來資金持續轉向觀望,
【時報-台北電】技術面: 1.台股前一交易日收漲456.74點,為22188.76點。 2.台股前一交易日成交金額量增3939.2億元,5日均量為3724.51億元,10日均量為3616.61億元。 3.5日均線22065.35點,10日均線22141.91點,20日均線21828.8點。 4.5日RSI為57.54,10日RSI為57.77。 5.9日K值為54.6,9日D值為57.9。 6.20日乖離率為1.65。 7.元大投顧:指數跳空開高留下多方缺口,日KD指標於50附近企圖重新交叉,不過週KD超買鈍化,開口收斂醞釀死亡交叉,後續須仰賴更多利多推動,方能再次推動波段上漲行情,布局避免追高宜短打靈活因應。 8.凱基投顧:周二台股收長紅K棒,重回5、10、20日均線之上,日KD指標在50附近止跌醞釀交叉向上,量價、均線、指標皆有利於短多,台股籌碼已有適度清洗,量能持於20日均量之上,有望突破22470高點。
關稅談和中東戰火干擾,金融市場震盪劇烈。不過,Cmoney統計資料,6月份包括:半導體、太空衛星、中國等三大類海外ETF表現最亮眼,2檔鎖定日本地區的半導體ETF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及台灣唯一純太空ETF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及國泰臺韓科技(00735)等,6月以來股價漲幅皆逾8%,表現最為強勢。法人提醒,仍可留意海外ETF最強領漲題材,可望擔綱多頭賽局衝刺急先鋒。
去年下半年,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拉高申請房貸的門檻,加上銀行嚴審放貸條件,被市場視為「限貸令」,種種措施下火熱房市降溫,買家伺機而動。自稱看過2000間房的房市部落客「老黃房市筆記」認為,如果現在能見到「2023年底的成交價」就是買點,不要猶豫。
房市買氣驟降,中古屋房價開始跌了!永慶房產集團24日指出,2025上半年房市呈「量縮價緩跌」,在後況不確定因素下,將再...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一度出現緩和,在三大法人同步轉為買超、以近十日合計最大金額340億元投入,配合集團展開作帳行情,台股24日終場大漲456點收22,188點,形成N轉並一舉突破5日、10日、月線、半年線與22,000點五關,成交量放大至4,016億元,高於5、10日均量,多頭醞釀整隊挑戰最後一道關卡年線22,272點。 2.第二季以來新台幣強勢升值,累計狂升3.646元或12.3%,衝擊出口產業並重傷壽險業。中央銀行24日書面報告強調,新台幣匯率仍較其他主要貨幣相對穩定,雖近期波動擴大,但幅度仍低於日圓、歐元及韓元,企業為規避匯率風險,除自然避險外,遠期外匯也是常使用的主要避險工具。 3.受惠以伊停火消息帶動,台股24日上演強勢反彈走勢,催動集團季底作帳行情,神盾、鴻海、華新等子弟兵多檔亮燈表態,華碩更以身作則,尾盤爆出逾4,000張大量,強拉股價直奔745元漲停、單日大漲67元,創27年來新高,集團股全以上漲收市慶祝,鴻海集團股也全數收紅,一同吸引市場目光。 4.鴻海集團於6月23~25日舉辦企業主題座談會,釋出下半年景氣、AI伺服器、電動車等布局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