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燈會 估創160億商機

觀光署長周永暉11日表示,今年桃園燈會預估帶來1,000萬至1,500萬人次,天氣佳可能更多。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楊佳璋指出,預估連帶創造周邊經濟效益會超過160億元,更希望能創新高。不過,楊佳璋表示,由於燈會在不同縣市舉辦,外地旅客、國際旅客參加的成本不一、消費情況不同,在2019年屏東創造周邊經濟效益130億、2022年高雄160億,2023年在台北1,235萬人次所創造的經濟效益200餘億元最高。

觀光署指出,台灣燈會自1990年舉辦至今已迎來第36年,除疫情因素停辦一年外,仍堅持每年舉辦,不僅為國人帶來美好的賞燈回憶,也帶動了各縣市國旅及國際旅客觀光人潮,創造周邊商機,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使得「台灣燈會」被國際媒體譽為「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樂園」。

今年燈會,暌違九年重返桃園登場,活動場域面積廣達25公頃,觀光署表示,這次燈會共規劃「主燈展演場」及「光的遊戲場」兩大展區,包含一座主燈、11燈區、140主題燈及480件作品。周永暉說,「雙展區」的規劃是時代趨勢,可分散不同的客群,即便兩邊都參與、也一樣能分流人潮,因此,未來在場域允許下,也都會繼續採取用雙區設計。

人流方面,周永暉指出,今年桃園燈會初估將有1,000萬至1,500萬人次參與,若天氣佳還可能更多,像是2019年在屏東舉辦燈會就引來1,339萬人次,遠超出預期。多年辦理燈會的楊佳璋表示,每年燈會都帶來龐大的國旅及國際觀光人潮,近年人潮最高峰在2022年台南燈會,統計1,520萬人次參與,主因去年安平展區的展期較長。

此外,燈會也帶來可觀周邊經濟效益,包含旅客交通、住宿及其他消費,楊佳璋指出,2019年屏東燈會創造周邊經濟效益達130億元、2022年高雄燈會160億元,2023年台北燈會1,235萬人次所創造的經濟效益200餘億元最高,主因不同縣市消費情形不一,預估今年桃園燈會至少會超過160億元,期待在桃市府規劃美食區的助攻下,希望能再創新高。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