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景福宮 驚見清代燭台仙

桃園大廟景福宮管委會近日檢視儲藏室時,驚見一對塵封多年木製「燭台仙」,木匠整修師研判源自清代。(蔡依珍攝)
桃園大廟景福宮管委會近日檢視儲藏室時,驚見一對塵封多年木製「燭台仙」,木匠整修師研判源自清代。(蔡依珍攝)

市定古蹟桃園大廟景福宮已有近300年歷史,廟方近日檢視儲藏室,驚見一對塵封多年的憨番造型木製「燭台仙」,木匠整修師研判源自清代,現已難得一見。文化局指出,景福宮是地方重要信仰,具示範性,已向文資局申請文物普查建檔,預計明年全面展開調查研究。

盤點近30件古文物

在地人口中的「大廟」景福宮立廟於乾隆10年(1745年),主祀開漳聖王,是地方信仰中心,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樞紐,早期的中正路、民生路即以景福宮為中心向四方開展,形成商圈聚落,近日管委會重整大廟,除將中庭改為玻璃遮棚引進自然光,也拆掉部分花圃讓廟埕視野更開闊。

廟方也積極盤點古物,日前在塵封已久的倉庫角落,尋獲一對重近10公斤、高約72公分,古時放置蠟燭的「燭台仙」,主委簡征潭說,根據3位專門修復古文物的匠師判斷,這對人物負重造型木質燭台,形制對稱,細節略有不同,扛著燭台的人物呈胡人或憨番造型,模樣鮮明,推估源自清代。

簡征潭指出,新莊慈祐宮及鹿港天后宮也有燭台仙,但造型像是媽祖遶境時的報馬仔,憨番造型極為罕見,見證以前的「苦力」,這對燭台仙並未登錄在廟產裡,讓他也驚豔「原來我們有這種寶物!」目前共盤點出近30件逾200年以上的古文物,包括7大尊神明、嘉慶年間的匾額等,將和文化局合作,交由專家判斷是否具文資價值。

明年展開調查研究

文化局文資科表示,已向文資局提案執行「桃園景福宮文物普查建檔暨調查研究計畫」,明年即可委請專家就廟方提供的清冊全面盤點,參照文獻和口述歷史審議,依年代、稀有性和重要性提報登錄為古物,依文資法保存,甚至進一步透過紅外線、X光等科學化儀器,從裡到外分析文物的工藝技法、流派,推算歷史背景,直言桃園目前並未有廟產登錄為古物,桃園大廟具指標示範性,樂見廟方主動造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