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霞專欄-AI應用普及加速 鎖定台股市值成長企業
蛇年開春以來不平靜,全球市場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以及DeepSeek宣稱以極低成本和少量晶片達到高效能AI模型的震撼影響,不僅美國科技股震盪幅度加劇,與美股高度連動的台股走勢也極度震盪,甚至蛇年紅盤日不漲反跌,跌點創台股史上第4大。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美國仍然保持穩定成長,高盛預估2024年第4季S&P 500指數企業總獲利預期可達到年增8%,高於過往年增幅中位數6%水準,且在過去11個季度中,S&P500指數的企業獲利成長也普遍高於市場估計值4%,顯見企業獲利維持穩健成長。
儘管12月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上揚至4.8%高點,造成股市回檔,但以目前貨幣政策仍偏向降息預期下,近期利率上行對於S&P500指數企業的獲利影響大致偏向中性,高盛也預估S&P500企業EPS在2025年的表現有望年增11%。
至於DeepSeek於春節期間發布的AI模型DeepSeek R1,宣稱以極低成本和少量晶片實現了與OpenAI等巨頭相比擬的性能,引發全球市場討論,目前市場最新共識認為,新型低成本模型將帶來更多AI晶片需求,反而有利於AI趨勢持續發展,因為人工智慧成本的降低意味著將創造更多的應用。
這樣的觀點亦反映在近期美國重磅科技股表現,除晶片類股較為弱勢外,其他雲端服務相關業者表現較為正向,包括甫公布財報的Meta、谷歌及亞馬遜,而且主要大廠的資本支出也透露出對今年的正面展望,也反映出全球對AI晶片與半導體的需求仍十分明確,對於做為AI軍火庫的台股科技業來說不啻為長線利多。
根據台經院公布2025年台灣GDP最新預測值為成長3.42%,較11月預測上修0.27個百分點,主要因投資和外需優於先前預期,顯示全球經濟展望穩定,台灣景氣基本面堅實強勁,更何況晶圓龍頭大廠在先進製程占有絕佳優勢,又能適時轉嫁成本給客戶夥伴,對其高毛利率的優勢影響較低,研判這波美中兩方AI模型的發展角力,對晶圓龍頭大廠衝擊有限。
進一步分析晶圓龍頭大廠2024第四季財報,也可以看出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不僅相關數據優於Bloomberg預估值,公司也給出2025年樂觀展望,其中預估AI營收增幅將倍增,資本支出展望上調至380億至420億美元,管理層重申AI相關營收在2029年之前將以40%左右的高速5年複合年成長率上升,維持對於高速運算長期增長軌跡的信心。
從台股整體市場來看同樣有底氣,2024年台股企業獲利有望達4兆元,2025年挑戰4.6兆元,年增14.8%,其中電子類股的成長幅度更是上看27.5%,反映出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AI產業產值躍升,以及美國減稅與中國財政刺激政策帶動需求。
看好台股企業與市值持續成長,以及台灣經濟成長明確環境,蛇年台股投資策略除了聚焦技術與產品具競爭力之產業與個股,如AI伺服器、AI PC與手機、散熱等電子零組件、半導體封測、儀器設備、金融、汽車與機械零組件、重電等,也應該擁有強者恆強的市值大企業,可透過市值型台股ETF,一次網羅台股標竿企業的成長機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