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掀7-11保衛戰!起底「堅持併購日本小七」的加拿大富豪:他堪稱零售界的併購巨鱷?
日本7-11被收購的陰影還未消散。
日本7-11母公司7&i近日傳出,在加拿大超商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後稱ACT)鍥而不捨的收購攻勢下,有意將旗下子公司伊藤洋華堂和約克紅丸(ヨークベニマル)持有約10%的Seven Bank股份出售給伊藤忠商事。
目前,7&i擁有Seven Bank約46%股份,預計最快今年6月會敲定交易細節並正式公佈。
而7&i會進行出售銀行事業持股的討論,也是應對ACT收購提案的其中一項措施。 這間加拿大巨頭去年提出以約470億美元收購日本7-11的要約。
面對7-11可能被收購的危機,7&i也改變方針決定專心經營超商,希望給予投資者充足信心,證明他們擁有帶領7-11持續成長的能力,並賣出其他旁枝業務,今年也計畫和貝恩資本等公司談判伊藤洋華堂的出售適宜。
強力推動日本7-11收購案,ACT共同創辦人布夏爾是誰?
而令7&i如臨大敵的這項收購提案,背後的關鍵人物是 ACT共同創辦人亞蘭.布夏爾(Alain Bouchard) 。雖然超過70歲的他,早在10年以前就卸下執行長的位置,依然積極參與公司經營。
布夏爾去年曾向媒體強調, 7-11是一間世界一流的超商品牌,而他們希望成為超商領域的領導者,「兩家公司合併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一步。」 即使報價遭拒也會竭盡全力,認為他們提出的方案對所有利益相關人都很不錯。
今年3月,布夏爾也出席記者會表示,他們並非打算惡意收購7-11,雖然對報價遭拒感到失望,但他們仍沒有打算放棄收購計畫,他對這間日本超商感興趣已經有20年了。
值得一提的是,布夏爾曾經透露,多年前他與7&i創辦人伊藤雅俊碰過面,當時他便向對方表達兩家公司合作的意願,但得到的回覆是 「不了,謝謝,我們對現況很滿意。」
布夏爾以「耐心」著稱,盯上的獵物不會輕易鬆口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布夏爾以耐心著稱,而這股不輕言放棄的耐心,來自於創業生涯中的培養。
布夏爾傳記作者蓋伊.甘德隆(Guy Gendron)指出,布夏爾在1980年創辦了ACT,當時他主要負責商店開發,需要不斷登門拜訪曾拒絕他一次甚至數次的商店。 「如果今天賣不出來,也許明年、後年就能賣出去。這就是他們經營公司的方式。」 。
布夏爾兒時就遭遇家道中落,父親一度經營公司失敗,被迫背井離鄉討生活,母親還住進了精神病院,大姊為了照護他和其他四個弟妹不得不輟學。甘德隆指出,這種童年時期的逆境, 「讓他對生活產生了一種復仇的情緒。」
依據甘德隆描述,布夏爾「也是一個飢餓的人」(
He is also a hungry man)。或許可以說,布夏爾的童年逆境,讓他產生了一種近乎本能的狼性心態。而這或許是他在拓展事業版圖時的底層邏輯,而只要是他盯上的合併對象,絕不會輕易鬆口。
一路併購擴張,讓ACT邁向超商帝國
因此,ACT一路走來就是靠著收購擴張,公司才剛成立不久,布夏爾買下了魁北克周圍的11家商店,命名為Couche-Tard,確立了公司的基礎,而後他們還收購了加拿大Perrette、Provi-Soir和Mac's等其他連鎖品牌。
2003年,ACT剛進軍美國不久,就砸8.3億美元從康菲公司手中買下Circle K約1,600家門市;2012年,該公司如法炮製藉由買下Statoil Fuel & Retail進軍歐洲市場。收購可說是ACT的血統。
ACT還曾欲以超過2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法國量販店家樂福,但最後因為法國政府的阻止而告吹。布夏爾曾在受訪時透露,這原本會是他們整合全球大型零售業者的起點。
2023年受訪時,布夏爾表示,雖然他仍認為當年收購家樂福的交易應該要能過關,但這件事已經過去,並透露他們「已經轉向其他方向。」
盯上日本小7,關鍵是「鮮食」
事實上,布夏爾就在隔年的2024年向7&i遞出收購要約。因此不免讓人認為,布夏爾的全球零售帝國願景,早在他心中盤算已久。
而布夏爾最想從7-11身上取得的,是他們獨步全球的鮮食供應鏈能力。「7&i的日本鮮食供應鏈非常好,我想將它們納入我們的服務當中。」布夏爾在去年11月指出。
尤其在北美市場,超商往往是伴隨加油站設立,近年電動車興起自然令他們警覺,汽油需求可能下降,連帶影響超商業績,鮮食有機會是擴大利潤、擺脫下滑的突破口。
日本7-11頑強抵抗
儘管ACT不斷釋出善意,希望買下日本7-11,然而7&i方面卻是態度堅決,反抗到底,過去一年步步都在應對著加拿大超商巨頭的收購要約。
今年3月,7&i任命了史蒂芬.達克斯(Stephen Dacus)接替井阪隆一擔任執行長,這是他們多年來首位外籍執行長,並賦予他改革公司的任務,推動業務成長以抵禦470億美元的收購攻勢。
雖然日本政府近年才給出方針,希望日本可以認真考慮外國公司提出的收購要約,但7&i至今堅決拒絕ACT的收購、並且處處防備,官方說法是他們認為目前的團隊才能帶給股東最大的利益,發揮7-11的潛力,同時認為ACT的報價過低,嚴重低估了該公司的價值。
另外,7&i也擔憂兩大超商巨頭的合併,很有機會引發反壟斷審查,美國監管單位不可能坐視不管,導致收購洽談只是白費功夫。
不過更大的問題或許在於,7-11與日本民眾的生活綁定之深,使得出售與否不光是公司內部的問題,更是攸關日本全國上下的嚴肅議題。
日本全國上下設有超過2萬家7-11,是門市數最多的連鎖超商。零售分析師渡邊宏明曾向紐約時報表示,7-11出售給ACT「就像豐田變成了一家外國公司。」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也曾指出,7-11時常在天災等危機時刻發揮作用,「如果7-11被外資收購,變成以營利為首要任務,那麼當災害發生時真的會全力配合嗎?」
不光政府,日本一般民眾也對7-11可能被收購憂心忡忡。《華爾街日報》提到,7-11引以為傲的鮮食早已深入許多民眾生活,代表著一種對口味及品質的安心選擇,許多人擔憂7-11被外資收購可能導致熟悉的味道出現變化。
7-11的出售與否,對日本來說不單只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交易,這間「國寶級」連鎖超商早已與日本民眾的日常生活,甚至社會運作連結過深,拒絕出售的原因,可能遠遠超越商業利益的考量。
延伸閱讀:日本小七會變美國小七嗎?一樁跨海提親背後,暗示什麼樣子的零售業未來?
日本7-11出招!母公司拋「管理層收購」反制外企併購:什麼是MBO?能保住日本小7嗎?
資料來源:Nikkei Asia、Financial Post、Bloomberg
責任編輯:李先泰
更多報導
OpenAI新裝置遭爆「體積比AI Pin略大」!6大預測揭曉:沒螢幕的AI夥伴,目標出貨1億台
蘋果不忍了!計畫2026推出首款智慧眼鏡:主打可與AI Siri對話,祖克伯要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