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走貶帶動 日股連4紅
(中央社東京2020年8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東京股市今天在日圓走貶帶動下,連續第4個交易日收紅,但在投資人了結獲利下,盤初漲勢隨之收斂。
日經225指數上漲39.75點或0.17%,收23289.36點;東證股價指數小漲0.77點或0.05%,收1623.38點。(譯者:曹宇帆/核稿:劉淑琴)
台股護國神山台積電15日持續強勢表現,一度帶動加權指數強彈300點、早盤觸及1萬6千點歷史新高,隨著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大盤指數終場翻黑,不過台積電仍一枝獨秀、收在600元關卡之上。現在投資人都想問,台股除了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之外,還有其他企業可以分庭抗禮嗎?專家一致認為,要出現第二個台積電難度很高,不過在近期的造山運動下,台股「群山效應」已經逐漸顯現。
把公股金融股當定存股的股民要失望了!受疫情與低利、銀行必須保留現金衝擊,公股金控與銀行2021年配發現金股利將大降,更有公股金融高層直言「不配發現金股利是選項之一」。
台股近期創下萬六高點,ETF也成為國人喜愛的理財工具,市場上光是ETF就高達220檔,不但可以期待配息,還有資本利得的增值空間。一位月薪4萬、台大畢業的男網友就分享,他只靠著投資
儲蓄型壽險提供要保人理財工具,內容五花八門,通常合約長達五年、十年,若中途解約,扣除解約費用,保險公司應該退還解約金;可是,若是第一年解約,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會以「保費已經支付業務員佣金」為由,拒絕退費,「保險消費者權益促進會」顧問王唯強調,法院已有判決,佣金是保險公司與業務員的事,與消費者無關,即使是第一年期中解約,也可以要求給予解約金。
當要保人購買了人壽保險,卻發生重大傷殘,導致失能,無力再繳保費,依照規定是可以「保費豁免」的,但如果已經繳了整年度的保費,是否該退費?「保險消費者權益促進會」顧問王唯指出,12年前台中地院已有判例,法官判決溢繳的保費應該全數退費,可是,絕大部分的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權益,如果不主動要求退費,多數保險公司會裝傻,你不去索討,他就不會給。
比特幣在今年1月初創下歷史新高41,962美元後,持續高檔震盪,也帶動國內顯、板卡概念股一波漲勢。然而,當比特幣題材持續發酵的同時,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傳出庫存短缺消息,法人指出,國內板卡三雄華碩、技嘉和微星可望優先受惠,隨著市場庫存緊缺,板卡大廠也將陸續調整出貨策略,提高市場售價,漲幅可能達2成。
中國網路電商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去年10月底在上海批評中共金融監管掀起軒然大波,至今失蹤兩個多月,也使得中外社會對於中國逐漸升高的仇富情緒與投資風險更加不安。馬雲去年10月24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發表演...
【時報-台北電】港股上市的大陸果汁大王匯源果汁,自2008年與可口可樂的收購案因大陸民族主義與官方介入破局後,企業遭逢債務與經營危機,近年還因違規借貸遭港交所停牌。15日傳出,港交所將在18日取消匯源的上市資格。一代「民族品牌」最終逃不過黯然收場。 綜合陸媒報導,港交所15日宣布,將自1月18日起,取消匯源果汁的上市地位。匯源稍後表示,公司董事會對於港交所的決定,「失望且不同意有關決定」。 山區農村出身的朱新禮在1992年創辦的匯源果汁,堪稱是大陸首家打通了果樹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業者。2002年,匯源果汁的年銷售額已達人民幣(下同)12億元,占有大陸果汁市場23%的市占率,成為享譽大陸的民族品牌。 2007年2月,匯源登陸港交所,募資24億港元,成為當時港交所史上規模最大的IPO案。極盛時期,匯源員工達到上萬人,銷售人員8千多人,資產達50多億元。大陸社會甚至流傳一句話:「有匯源,才叫過年呢!」 然而,2008年可口可樂有意收購匯源,開出匯源股價近三倍的收購價,匯源則應可口可樂的要求大舉瘦身,員工從1萬人驟降至不到5千人,銷售人員也削減為不到1,200人。但消息曝光後,卻引爆大陸關於民族品牌存續的全民大論戰,媒體輿論與民情強烈反彈,正巧同年8月大陸反壟斷法正式實施,這起收購案最終遭到大陸商務部否決。 此後,匯源不僅股價暴跌,市占不斷萎縮,開始出現連年虧損,企業負債也不斷攀高。截至2017年上半年,匯源總負債已高達133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52%,創下史上新高。更糟糕的是,2018年4月匯源高層在未經公司董事會批准、未對外披露的情況下,私自向官司纏身的子公司北京匯源借款42.82億元,港交所隨即以違反上市規則下令匯源停牌。 2019年之後,匯源多位高管離職,同年5月,朱新禮被大陸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20年2月,打造匯源帝國的朱新禮正式退出匯源。至此,匯源傳奇基本已告結束,其起落也折射出大陸市場與社會環境的難以預測。(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書良/綜合報導)
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大陸A股市場交易的活躍,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也加速流入A股市場。1月15日,北向資金全日淨買入人民幣(下同)8.01億元,為連續第8個交易日淨買入,2021年以來,北向資金月內累計淨買入額已高達370.86億元。證券日報16日報導,同花順統計指出,歷史上...
比特幣再創天價,1月9日單枚比特幣價值刷上110萬台幣的紀錄,讓不少投資人開始追捧相關概念股,不過,分析師認為,部分二線的顯卡及主機板廠,在沒有實際營收支撐下,恐怕會淪為投機炒作個股,想搭上虛擬貨幣題材,必須回歸基本面觀察,像是老牌顯卡廠-微星、技嘉這類公司,不論比特幣漲跌,本業營收仍持續往上,投資起來相對安全。
【時報-台北電】傳奇網路(4994)15日公布2020年營運成果,12月營業利益6,169萬元、稅前利益5,744萬元,單月稅前每股盈餘為0.52元。累計2020年全年,稅前營業利益5.58億元,稅前獲利5.52億元,稅前每股盈餘為4.99元,已是連續兩年每股盈餘站上4元,營運體質好轉。展望第一季,傳奇重量級新作《精靈樂章》手遊將推出,有望帶旺第一季營運動能。 傳奇網路2020年全年營收32.4億元,較2019年衰退約一成。12月單月營收2.39億元,則較前月增加一成。傳奇網路表示,12月適逢聖誕節慶期間,各款遊戲皆推出各項慶祝活動所致。另外,傳奇網路首款自研的女性向遊戲《如果重來》於11月上旬推出,目前穩定營運中。 2021年台北國際電玩展將於於1月28日~31日舉行,傳奇網路將展出全新研發手遊《精靈樂章》,現場將打造巨大的神秘果凍兔酒館造型,並提供搶先試玩活動。 展望第一季,傳奇網路將以自製的MMORPG手遊《精靈樂章》打頭陣,《精靈樂章》端遊於2008年推出時,是帶領傳奇網路轉虧為盈的關鍵,當時在全球15個國家推出,遊戲上線至今12年仍在穩定營運中,目前一年仍可貢獻傳奇網路營收約1~2億元。 《精靈樂章》端遊從2008年上線開始,至今累計全球帳號數量達800萬,12年間若直接計入當地代理商的營運成績,累計貢獻營業額達新台幣100億元。但當初《精靈樂章》端遊在海外營運為授權給當地代理商,因此不是直接認列當地營收,而是抽成收入。(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劉季清/台北報導)
號稱「護國神山」的台積電近來股價飆漲,成為許多投資人的目標,但有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發文表示,先生把超過300萬元的買房基金,全部投入買了5張台積電的股票,讓兩人存款剩下13萬,而丈夫「梭哈」的行為引發熱議。另一名網友則PO文秀出,自己叔叔在2010年時買的台積電股票,當時均價落在60元,對照現在行情,整整翻了10倍。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6日電)台股週線連11紅,元月紅包行情更是燒燙燙,上半個月漲幅已有6%;不過短線漲多後,也見到居高思危賣壓,法人表示,短線修正後,股市動能可望由獲利接棒,多頭續航力估可維持至第1季。
【時報-台北電】高齡化加少子化,養兒不再防老,「以房養老」才可靠。金管會公布2020年全年「以房養老」業務,到去年12月底已核貸達4,842件、核貸金額達276億元,且去年每季以10億元左右的速度穩定成長中,相較2019年不論在件數、金額上都成長二成左右。 銀行局統計,2020年以房養老貸款核貸件數4,842件、較2019年的4,080件成長19%,核貸額度276億則較2019年成長21%,不管是件數還是金額都呈現穩定成長趨勢。 承作以房養老(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最積極的前五大銀行,都是公股行庫,分別為合庫銀行、土地銀行、台灣中小企銀、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其中,合庫與土銀的核貸件數都破千,分別有1,924件、1,507件,核貸額度則以合庫拔頭籌,核貸114.01億元。 合庫是最早開辦以房養老業務的銀行,自2015年底就推出,迄今剛滿五年,就金管會統計,除八大公股行庫陸續開辦外,還有中信、台新、上海商銀、安泰、陽信、高雄銀等六家民營與地方銀行共14家銀行承作,但辦理狀況仍以公股行庫為主,前六大銀行均由公股包辦。 就區域來看,北部都會區民眾較能接受「以房養老」,光是北北基的件數就有2,499件,占比逾五成、核貸額度約194億元,占比高達七成。銀行業者分析,主要是北北基房價較高,能貸到的金額也較多,帶動申辦意願。 就性別來看,女性申辦以房養老的情況較男性踴躍,申請占55.49%、男性44.51%,銀行局分析,可能是很多夫妻購屋時,產權多登記妻子名下,還有女性較長壽等。 至於以房養老貸款案件平均承作年限,則是18.44年。 信託公會建議,「以房養老」也可結合安養信託業務,將逆向抵押借貸出來的款項,按月存入安養信託帳戶,專款專用以支付年長者退休安養生活所需費用。 對於想入住安養中心或手上持有一間以上不動產的高齡者,可以規劃安養信託結合「留房養老」業務,讓年長者房子由銀行業者協助出租,將租金收益作為安養信託專戶資金來源,專款專用支應安養生活所需;也有業者與年長者簽訂「不動產保全信託」契約,以避免不動產被不肖子孫或親友盜賣。(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對於大陸2021年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15日表示,將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用穩健適度但更靈活的政策保持對經濟的支持力度,並強調M2與社會融資增速將與名目經濟增長基本匹配。 華爾街見聞報導,人行副行長陳雨露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政策會根據疫情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不會急轉彎。 對於靈活精準與合理適度,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解釋,總量方面會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結構方面將穩妥調整、接續特殊時期的應急政策,延續實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也要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金融的支持。傳導方面則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暢通傳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幣匯價合理均衡穩定。 陳雨露指出,M2與社會融資增速將與名義經濟增長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品質發展,但他也強調,將根據總體經濟的需要,略高或略低名義經濟增速。人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未來隨經濟穩步回升,單位資金支出增快、活期存款減少,預計M1增長將會比較平穩。 對於美國新一輪紓困方案對大陸的影響,陳雨露表示,會考慮相關的外部風險,包括國際金融市場脫離實體經濟基本面、全球流動性高度寬鬆、疫情衝擊的債務風險等,人行重點會堅持國內優先,注重經濟基本面,也完善金融體系、健全宏觀審慎管理,加強在G20等國際平台上與其他各國的宏觀經濟金融政策協調。 針對螞蟻集團的監管後續,陳雨露指出,螞蟻集團已經成立工作組,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進行整改。(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楊日興/綜合報導)
【時報-台北電】碳纖維複合材料大廠拓凱(4536)元月自行車、球拍、安全帽及電子元件等產品訂單,均兩位數成長。儘管貨櫃短缺,影響安全帽出貨,自行車廠缺變速系統而影響客戶拉貨速度,拓凱元月出貨估仍至少年增三至四成,全年力拚營收及獲利均優於2020年。 拓凱2020年下半年出貨加足馬力,扭轉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低潮,全年合併營收72.34億元,年增0.13%,法人據此推估,2021年拓凱合併營收有機會年成長15%以上,挑戰90億元新高。 拓凱指出,拓凱去年上半年生產及出貨都受疫情影響,去年第三季起迄今產品訂單大爆發,尤其高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車架及複材輪圈訂單均兩位數成長,大陸廈門廠生產的電子元件訂單,也是兩位數成長。 拓凱指出,台灣、大陸及美國西雅圖工廠目前生產均未受疫情再起影響,出貨卻因自行車廠缺料及貨櫃短缺而受到波及,拓凱生產先入庫,等待船運公司有貨櫃才出貨,元月出貨目標原本規劃年成長四成以上,目前是至少成長三至四成。 拓凱主管表示,拓凱2021年各產品訂單均有兩位數的成長,尤其高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複合輪圈、輪圈組及車架組次組裝、安全帽訂單都是年成長二成以上,都是拓凱2021年營運成長主要動能。 拓凱主管指出,拓凱接單交易條件是採FOB報價,運費是由客戶負擔。拓凱因應新台幣持續升值、原物料成本上漲,新型號產品報價從今年起全面調漲。(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國際美元續強,台股開高低低收黑,外資賣超台股並且偏匯出,15日新台幣實質匯率轉弱,但盤中最高仍來到27.95元,尾盤央行進場調節後,收在28.48元兌1美元,貶值1.3分,為連續二個交易日升低,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14.42億美元,累計一周以來小幅貶值2.3分或0.08%,終結連二周升勢。 匯銀主管表示,美國總統交接在即,新政府新氣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1.15%,美元持續走高,主要亞幣升貶互見,尤其台股雖開高,卻顯現後繼無力,收盤下跌90點,外資也再賣超40億元,加上領取台積電現金股利後匯出,使得新台幣升勢弱化,央行阻升壓力暫獲減輕。 根據央行的主要貿易對手通貨之匯率統計,主要亞幣15日以日圓升值0.31%最多,因美元轉強下避險資金流入效應,其他印尼盾、馬來幣、星幣、泰銖各升值0.02~0.25%,新台幣小貶0.05%,人民幣下滑0.11%、韓元貶值0.13%。 再就一周以來觀察,同樣是日圓升值0.26%最多,印尼盾持平、馬來幣及泰銖各小漲0.27%及0.01%,其他星幣跌0.04%、人民幣下滑0.05%、韓元貶值0.87%,新台幣跌幅0.08%,約居中位置,延續相對穩定基調。 但農曆年關愈來愈近,出口商拋匯需求仍續出籠,支撐新台幣維持在原區間小幅整理,並未明顯走貶。匯銀主管指出,觀察央行日前盯上出口商異常拋匯後,近四個交易日匯市量能均回到相對健康的結構,尾盤央行也略縮小作價調節幅度,但終場還是小貶作收。(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