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族仍受關押? 澳洲智庫揭北京四級監控

(德國之聲中文網)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周四 (9月24日)公布「新疆數據計畫」網路資料庫研究結果,駁斥了中國政府2019年12月提出新疆「培訓學員已全部結業」的說詞,並發現北京持續加蓋新的監禁設施。

主導這項計劃的研究員魯瑟 (Nathan Ruser)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雖然中國政府聲稱再教育營的『學員』都已畢業了,但是這個資料庫的數據顯示新疆政府在2019年與2020年仍持續投資建造新的監禁設施。自從2019年12月以來,新疆至少有61個已存在的監禁設施動工建造新的設施,目前仍有14個監禁設施在施工當中。」

魯瑟自2017年以來透過衛星圖丶谷歌地球與其他工具所指認出來超過380個位於新疆的監禁設施,包含再教育營丶拘留中心以及監獄。超過380個監禁設施中,有50%是安全級別較高的設施,專家認為這可能代表新疆政府正逐漸停止使用安全級別較低的「再教育營」,並將監禁人員轉往安全級別較高的監獄。

另一方面,該數據庫的衛星資料顯示,新疆境內至少有70個監禁設施已開始移除周圍的圍欄以及其他監控設施,其中包含8個監禁設施已廢除使用。魯瑟指出,在所有開始移除圍欄的監禁設施當中,90%都是安全級別較低的「再教育營」。他也說,衛星圖顯示許多再教育營的周圍通常都會有工廠,顯示「再教育營」與強迫勞動是有關聯的。

數據與北京說詞有出入

參與制作這份報告的澳大利亞新疆議題專家雷國俊(James Leibold) 告訴德國之聲:「大量的維吾爾人在過去幾個月逐漸被轉往工廠工作,或是被當地政府從維安層級較低的監禁設施轉至維安層級較高監獄。這代表,部分原本被關於再教育營內的維吾爾人基本上已與外面社會完全隔絕。」

廣告

他指出,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分析顯示,大量被關押於再教育營的維吾爾人已被當地政府透過不同形式轉移至其他地方。他說:「雖然部分維吾爾人已回到家中,但當地政府仍繼續監控他們的一舉一動。」

雷國俊認為,當國際社會將數據庫中的資料與中國政府的官方說詞做比對時,他們可以發現中國政府過去幾年投入大量資源與資金來發動數波政令宣導,希望能藉此改變與新疆人權情勢相關的論述。

他表示,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希望這個公開的資料庫能夠讓部分之前曾被關押於再教育營的維吾爾人,透過這個資料庫去指認出再教育營的確切地點,藉此將他們之前公開的一些證詞與一個實體的監禁設施做連結。

他告訴德國之聲:「我們仍不知道很多發生於再教育營內的事,我希望這個數據庫能夠提供更多證據,證明中國共產黨如何在新疆推動這些侵犯人權的事。我也希望這個數據庫能夠說服全球各國的決策者能對中國政府采取更多反制措施。」

「我們希望讓研究人員藉由這個數據庫來協助我們解釋這些監禁設施在新疆的法律與政治大框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也認為,我們必須持續解析中文的文件,並藉此更了解新疆整體再教育體系的脈絡。」

四個層級的監禁設施

為了清楚分辨不同監禁設施的功能,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團隊依照監禁設施的維安程度,將超過380個監禁設施分成四個級別。第一個級別的監禁設施是維安級別最低的監禁設施,大多是將已存在的建築物翻修成監禁設施。新疆政府多半會在這些建築物的周圍加上圍牆以及在建築物的內部加上圍欄。

第二個級別的監禁設施的規模比第一級監禁設施大,而這些設施通常會包含很多棟外觀一樣的建築物。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團隊評估,第二級的監禁設施大多用來關押維吾爾人與其他少數民族。

第三個級別的監禁設施的主要目的是要將被新疆政府視為「危險份子」的人與社會隔絕,所以這些設施多半被數層高牆丶布滿鐵絲網的圍欄與數個瞭望塔所包圍。有別於第一級與第二級的設施,第三級的監禁設施通常不包含貌似工廠廠房的建築,澳大利亞的研究員認為這可能代表新疆政府沒有打算讓被關在第三級監禁設施的維吾爾人接受職業培訓。

第四個級別的監禁設施則是傳統的監獄,大部分關押於此的都是被正式判刑入獄的維吾爾人。這些監獄多半建造於郊區的空地上,附近通常會有第二級或第三級的監禁設施。根據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在2018年至2019年間,新疆當地的350個監禁設施增加了37%的新建築物,但是從2019年至2020年,這個速率降低至5%。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魯瑟告訴德國之聲,他計畫透過衛星圖還有其他工具持續追蹤新疆當地監禁設施的狀況,並會隨時更新數據庫中的資料。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William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