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還沒升到頂?外幣保單4月買氣衰

民眾看升新台幣,不急著買外幣保單,美元保單買氣衰。保險局公布,今年前四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整體新契約比重降到七年來最低36.24%,4月單月的美元保單買氣也比3月衰退,保險局官員分析,新台幣升值時,美元保單會變便宜,但由於新台幣不斷升值,民眾會預期未來可能更便宜,因此4月新台幣已升值、但外幣保單買氣反而衰退,顯示民眾對未來新台幣會再升值的預期心理。

保險局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壽險業前四月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1,249.45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3448.16億元的36.24%,寫下近七年同期新低,該比重已連續三年下降,從2022年的61.59%、一路下降至2023年的42.13%、2024年的40.19%,至今年的新低36.24%。

保險局分析,外幣保單買氣比重降低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新台幣計價保單商品多元,民眾拉高新台幣保單比重、二是壽險公司銷售策略、三是新台幣強勢升值影響外幣保單銷售。未來買氣是否會持續下降,保險局認為與「利率變化、匯率走勢、市場預期、壽險公司銷售策略」有關。

保險局觀察,國人較偏好「傳統型」外幣保單,截至今年4月底,前四月的傳統型保單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1,056.77億元、占比約85%,而投資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192.68億元,僅占約15%,就幣別來看,以美元、澳幣、人民幣為大宗。

在美元保單部分,今年前四月因壽險業新推美元利變型保單、分紅保單的情況下,保費收入達37.19億美元、年增25%,其中傳統型占31.83億元、年增24%,投資型有5.36億美元、年增36%。

然而,新台幣兌美元在4月升值3.64%,已明顯影響到美元保單的買氣。保險局指出,美元傳統型保單4月保費收入6.6億美元較3月的7.78億美元衰退,美元投資型保單4月的新契約保費收入1億美元也較3月的1.65億美元呈現下降趨勢,可能是因為4月國際政經局勢變動劇烈,民眾對資產配置趨於保守。

澳幣保單今年前四月保費收入為1.19億澳元,年增率35%,但主要是傳統型賣得較好,投資型保費收入僅0.59億澳元,年減9%;人民幣保單前四月保費收入為0.61億人民幣,年增91%,主要是傳統型保單成長翻倍,年增129%,保險局分析,主要是壽險公司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帶動傳統型保單銷售量。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美限台積電、中東緊張、通膨數據將出爐 專家曝真正該留意的是這3檔
不想演「後宮爭還傳」廣達公子們一度與首富父親決裂
末日飛機起飛?川普不忍了正式參戰:不乖就炸「外媒推演4套驚天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