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鬆綁占比 19檔含積ETF歡呼

台股持續朝回補缺口邁進,法人認為,加權指數要突破盤整區間的最大關鍵,仍在關稅進度,後續如果半導體關稅再出現意外結果而受衝擊,此時回檔反應視為大型股的加碼契機,可關注市值型ETF的投資機會。此外,近期多檔相關ETF將受惠於金管會開放單一個股占成分股比重,得以超過30%的限制,有望可提高含「積」量。

金管會先前宣布,為因應台積電市值占台股比重持續攀升,將放寬國內ETF追蹤指數中單一成分股30%上限的限制,並將上限調整至該成分股在台灣交易所加權指數中的實際比重,惟前五大成分股的累計比重,仍不得超過65%,使ETF可望進一步貼近台股走勢。

被市場喻為「台積電條款」的緊箍咒解開,截至9日止,台積電占加權指數比例達36.40%。統計目前在台掛牌含「積」量被動式台股ETF總計有30檔,排除掉較早掛牌不受限制的ETF以外,其中19檔的台積電占成分股比例,介於35%至20%間,是相對較有可能調整規則的ETF,包括永豐臺灣加權、兆豐藍籌30、新光臺灣半導體30、聯邦台精彩50、中信臺灣智慧50、永豐智能車供應鏈、群益台ESG低碳50、保德信市值動能50、FT臺灣Smart、國泰台灣科技龍頭等。

其中,今年掛牌的聯邦台精彩50,於指數設計時特別加了單一持股不得超過30%的篩選條件。法人表示,聯邦台精彩50 ETF以「貼近市值結構」與「風險控管機制」為雙重核心,並將單一個股上限設為30%,即便面對制度開放,仍將維持此一穩健策略,確保投資組合不會過度集中於單一股票,有助於降低單一企業突發事件對投資組合造成的衝擊,保障投資人的長期報酬穩定性。

展望後市,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經理人張芷菱表示,現階段台股盤勢仍無法脫離市場訊息起伏的局面,需視關稅答案或是聯準會釋放流動性,才能真正見到止穩契機,在此環境下建議首要聚焦大型股,特別是大型龍頭企業具財務體質及議價能力較強優勢,當市場反轉向上時往往能優先反映,因此若遇到指數出現明顯修正過後,反而應該逢回布局大型股。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