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不佳打擊信心+美元反彈,CNY和CNH早盤示弱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共三中全會在開會之際,上日甫出爐的連串數據一片「低」迷,又逢上美元指數反彈令人民幣承壓,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週二示弱。其中,CNH連續三天牛步緩貶,各自暫守7.27和7.28關口。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4.7%,為五季以來最低且不如預期,反映消費及房地產疲軟持續拖累經濟成長。當局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政策,以實現今年5%的成長目標。此外,中國6月新建住宅價格年減4.5%,創下2015年6月以來最低,超越5月的3.9%跌幅。繼5月單月下跌0.7%後,6月房價再度月減0.7%。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表示,連串數據弱於預期,顯示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失去動力。但這並不一定標誌著新一輪衰退的開始。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在未來幾個月重獲一些動力。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盧姿蕙則提到,儘管中國經濟今年開局良好,但政策寬鬆措施傳導不力以及房地產市場過剩令第二季經濟承壓,經濟活動指標整體顯示出經濟的高度分化,體現在內外需、刺激政策導致的供應過剩及核心需求疲弱,以及先進製造業和房地產等方面。預估第三和第四季GDP年增率各為4.9%和4.7%,2024年全年增速4.8%,略低於官方5%增長目標。
穆迪經濟學家 Harry Murphy Cruise表示,中國第二季經濟表現低於預期,是由家庭支出急劇放緩和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跌所推動。期待本週召開的“三中全會”來扭轉這一趨勢。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製造業是經濟中唯一的亮點。但針對中國商品的新關稅可能會使這一亮點黯然失色,在川普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的情況下,更多貿易壁壘的威脅日益突出。此外,歐盟宣布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拉美國家也對中國鋼鐵徵收關稅。
中國政府最近對房地產市場的支持方向是對的,但力度與問題的規模相比仍相形見絀。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週二報7.1328兌1美元,連續三天上調29個基點或0.4%後,下調15個基點或0.02%。7月10日的7.1342兌美元,創2023年11月12日(7.1406元)以來新低。
臺北時間10:40,美元指數最新報價為104.328,繼上日反彈0.09%後,追高0.13%。在此之前,連續三天急吐0.99%。7月12日的104.041為6月7日(103.999)以來最低。4月16日的106.517為去年11月1日(107.113)來最高。
CNY最新報價為7.2652,繼上日回吐0.11%後,追低0.1%。連二跌之前,連續兩天急彈0.35%。7月10日的7.2764為去年11月14日(7.2954元)以來最低。
CNH最新報價為7.2776,連續兩天回吐0.09%後,追低0.04%,盤初低位在7.2782元。7月3日的7.3114,為去年11月13日(7.3108)以來最低。5月3日觸及的7.1653元為1月25日以來最高。2022年10月25日觸及的7.3749為自2010年上路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