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膨打到人人叫苦 央行是否升息陷兩難

為遏止居高不下的通膨壓力,美國聯準會(Fed)迄今已升息15碼,但美國PPI增幅續揚和薪資快速成長,讓下週升息充滿未知,而我國央行的態度也引發外界關注。在學界有不同看法,有學者認為避免台美利差過大,升息半碼有其必要性;也有人分析,國內經濟成長率持續衰退,升息恐造成副作用,不升息的機率也高。

圖片
央行本月15日將舉行今年最後一次理監事會議,升息與否也格外引發外界關注。徐筱嵐攝

Fed下週將召開決策會議,先前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釋出的鴿派訊息,恐將被美國1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高增幅及明年薪資成長4.6%所推翻,升息幅度難樂觀看待。而我國央行將於15日召開今年最後一場理監事聯席會議,金融圈預期,明年全球經濟下行,通膨要到第二季才有可能趨緩,本季仍有可能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認為,相較其他國家,台灣通膨雖然不嚴重,但央行要顧慮到台美利差擴大的問題,利差太大會讓熱錢流出,造成新台幣貶值,連帶使物價波動,為了要維持平衡,央行有升息的壓力,幅度不會太大,有機會還是半碼。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受訪時分析,國內受到疫情影響,第三季以前,經濟成長都靠出口在撐,內需型產業如餐飲、旅宿業和運輸及倉儲等都慘兮兮,但防疫措施鬆綁後,情勢出現逆轉,內需型產業復甦,但從財政部的進出口統計,出口已連續四個月負成長,預期12月的狀況也不會太好。

內需難補出口缺額 除非為打房 升息可能性低

章定煊直指,內需產業很難彌補出口的缺額,畢竟出口都是以百億美元在計算,即便開放國境、人潮湧入也不太可能進帳那麼多,又主計總處及各智庫持續下修國內經濟成長率(GDP),明年的GDP也不被看好。

廣告

加上股市回溫、穩住新台幣匯率、原油和原物料價格走跌,為了讓輸入性通膨能「喘口氣」,央行有理由休息一次,預期下週不會升息,畢竟前三次的連續升息及二度調升台幣存款準備率,已經讓市場叫苦連天。

章定煊認為,除非是為了抑制房價,央行才會有升息的考量,過去台灣一直處於低利率的環境,許多人寧可貸款投資房地產,也比把錢放在銀行要強,在這種氛圍之下,即便疫情期間,仍舊出現房價居高不下、房市熱絡的景象,但下半年房市由熱轉冷,再升息都會對貸款者(包含建商、民眾)都會受不了。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