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與財富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人們常談所得和財富,對多數人而言,這兩個名詞沒什麼差別,反正就是錢,有錢人的所得多、財富也多,像所羅門王的寶藏這麼多,自然是財富多,所得也多。

流量、存量 性質不同

然而,經濟學論及這兩個名詞是有區別的,所得與財富息息相關,但性質上並不相同,所得是流量(flow),而財富是存量(stock),日前引起軒然大波的每戶財富1,263萬元就是存量統計,而每年8月政府公布的家庭所得,則是流量統計。

存量衡量某個時點,如月底、年底,流量衡量一段期間,如一個月、一年。財政赤字是流量,而債務餘額是存量;民間投資是流量,生產性資產即是存量;每月所得是流量,到年底盤點一下所擁有的股票、房地產及存款等資產便是存量。

流量有可加性,而存量則不可加,譬如說,出口是流量,如果有人問上半年出口有多少?把每月出口加總一下即是標準答案。而失業是存量,若每月失業40萬人,有人問上半年失業多少?答案還是40萬,千萬不可加總各月的失業人數。

還有,各類流量與存量是遙相呼應的,年年赤字擴大,債務必愈趨沉重,年年投資熱絡,則生產性資產(資本存量)必升高,同樣,所得成長,財富也會增加。然而,流量變化是否與存量變化亦步亦趨?那就不一定了,因為流量轉為存量的過程,仍受折舊年限、利息高低、資產配置及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影響,所以可能流量成長得快,存量成長得慢,但也可能反過來。

房產、股票 財富增加主因

以所得與財富而言,過去十年(2011~2020)台灣平均每戶所得成長18%,而平均每戶財富成長40%,財富增幅是所得增幅的兩倍,何以如此?細看內涵會發現,讓財富增加有兩個原因,一是房地產、一是股票,十年來平均每戶持有的有價證券成長61%,房地產也成長32%,隨著股價、房價飆漲,每戶資產淨值由901萬上升至1,263萬,成長了40%。

廣告

不過,也別以為持有股票、房地產就一定會創造可觀的財富,歷年遇上金融風暴以致資產價值瞬間蒸發,哀鴻遍野者不在少數,2008年9月美國二房風暴所釀成金融海嘯,橫掃全球,年底台灣股價指數由前一年底8,309點降至4,496點,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的網路泡沫崩解,莫不如此,多少資產化為烏有,多少人欲哭無淚,這些景象恍如昨日,聖經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上帝。」大哉斯言。

還必須注意的是,每次風暴都是一次財富重分配,平均每戶財富雖持續升高,但那是富人與大家平均的結果,事實上,每歷經一次重分配,中產家庭就消失一些,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並不如平均數這麼美好。不過,要了解這個變化須有重分配統計,遺憾的是,迄今台灣並未編這項統計,若不儘速編製,我們將永遠看不清台灣有多麼貧窮。

小檔案■台股於1989年9月攻上萬點,次年10月跌破3千點,投資者哀鴻遍野。1997年8月逼近萬點,不料,金融風暴席捲亞洲,次年8月跌破7千點。2000年農曆年後台股升破萬點,全台歡樂,次年受網路泡沫崩跌衝擊,跌破4千點,大漲大跌,變幻莫測。

小檔案■聖經記載西元前一千年的所羅門王,是全地最有錢的人,他的財富多到連盾牌都用金子打造的,列王紀上指出:「所羅門年間,銀子算不了甚麼。」然而晚年他於箴言卻寫道:「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