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財政大轉彎

新聞提要■美總統川普上任後揚言縮減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驚動德國等歐洲諸國,促使向來嚴謹自律的德國財政政策大轉彎,擬打破政府借款上限,為提高國防實力注資。

精句選粹■Germany’s prospective fiscal U-turn could prove transformational for the country’s struggling economy and European defense.

為了挽救低迷經濟以及加強國防實力,德國財政大轉彎,一改過去克勤克儉的自律風格,鬆綁長久以來的政府借款上限,也就是所謂的「債務剎車」,大手筆設立基礎建設基金以及擴增國防預算,為要在國際局勢動盪、美國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縮水之際,更進一步增強德國軍備實力。

德國因對於經濟與財政政策意見分歧,使得聯合政府在去年底瓦解分裂,今年2月舉行大選,代表德國保守派勢力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贏得勝利,社會民主黨(SPD)的選票也呈現某程度的突破。

改革「債務剎車」計畫

有望出任總理的保守派聯盟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及其他政治領袖皆在3月初宣布將改革行之多年的財政支柱計畫,也就是有名的德國「債務剎車」(the debt brake),特別是允許拉高國防支出,另亦宣布設立5,000億歐元(5,35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特別基金。

實現上述計畫意味著必須修改德國憲法,也就是必須獲得國會三分之二席次的支持,對目前的國會來說或許可以實現,因保守聯盟與社民黨合計還有希望掌握足夠席次。倘若到了3月25日德國召開新議會,屆時要通過這項財政方案恐怕有難度。

換言之,當前的議會有時間壓力。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經濟學家表示,此財政措施對德國經濟前景帶來大規模、大膽且出人意料的改變。就最近幾年來看,德國經濟一直相當蕭條,瀕臨技術性衰退(意即連續兩季經濟萎縮)的邊緣。在2023到2024的每個季度,德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就一直在擴張與縮水之間載浮載沉。

德國正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包括基礎設施問題、陷入困境的建築業以及汽車等傳統上對德國有巨大貢獻的產業近期也掉入泥淖。

專家認為,這些改變將帶來希望,造福德國,國防支出增加也對經濟帶來長期影響,推動生產力提升,最終可望使民間產業受惠。Dezernat Zukunft資深經濟學家舒斯特強生即指出,市場看好這會對德經濟助一臂之力,該國成長預估也將上調。

不惜代價提振軍事實力

他說:「我認為短期將會很明顯地拉抬國內需求,因為這會有很大的人力需求建造新的基礎設施,且企業也會獲得新訂單。」

德意志銀行研究經濟學家指出,這可望推動德國國防支出占GDP比重,超過目前北約(NATO)設立的2%目標。開放式國防借款空間,估計德國國防支出占經濟比重,最快明年就可以站上至少3%。

梅爾茨直言,地緣政治的發展顯示必須採取重大措施以強化德國和歐洲的安全與國防實力。

他提到:「從我們歐洲大陸自由與和平受到的威脅來看,我們現在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提振我們的軍事實力。」

荷蘭安智銀行(ING)全球宏觀經濟部主管布雷斯基(Carsten Brzeski) 表示:「我們不排除在經過聯合政府的談判後,可能會被砍掉一些支出,這使已宣布的財政振興帶來的益處影響減少。」

目前若要通過此議案,保守聯盟與社民黨還須獲得綠黨的支持,據悉,兩方已開始就國防開支進行談判,一旦拖延至3月25日召開新一屆議會,勢必遭遇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反對。該黨議員包曼(Bernd Baumann)已稱,該黨正對提高軍備支出的內容進行初步法律審查。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