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屬跨足高科技材料,華新也能大象起舞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華新(1605)今年初股價還在25元附近,上個月也還不到30元,4月開始股價在三大法人擁簇下,短短7個交易日漲幅高達56%來到45.3元,絕對是盤面上的焦點,只是343億元的龐大股本下,如何讓華新這隻大象也能起舞,靠的不光只是基本面、鎳價的上漲和不鏽鋼市場成長,最重要是從金屬材料跨到高科技材料。 先說基本面,華新2021年每股盈餘4.27元,創下新高紀錄,較前一年度2.04元倍增,若以上個月股價來看,本益比根本不到10倍、股價相對偏低,只是股本龐大,要大漲並不容易;而華新去年業績大增主要原因在於電線電纜、不鏽鋼及資源三事業銷量與獲利均顯著增長,加上美國太陽能及轉投資獲利挹注。
展望2022年,以華新公告今年第一季自結每股盈餘為1.11元,年增102.8%,季減17.9%,光3月每股盈餘就達0.59元,市場普遍看好今年每股盈餘有機會挑戰半個股本以上。
而華新為穩定不鏽鋼生產原物料供應,於2019年底成立印尼華新鎳業公司,與青山集團在印尼PT. Indonesia Morowali Industrial Park園區合作興建鎳生鐵廠及發電廠,發展不鏽鋼上游原料鎳生鐵。
華新印尼鎳生鐵2021年第三季開始量產,在印尼限電下第四季產能利用率70%,同時華新也增加持股42%,第四季完成股權交割、合計持股拉高至92%,認列獲利增加。再者,該鎳生鐵廠4條產線自2021年下半起陸續投產、量產,以2021年第四季來看,鎳生鐵廠一季產量約7000噸,就貢獻獲利約25億元,成為華新單季最大獲利來源。
隨著印尼鎳生鐵產能利用率達到滿載下,預期2022年獲利也將迅速攀升,因華新採用加速折舊法,預期華新印尼鎳業的製造成本未來將呈年減,是推升未來業績成長關鍵之一。只是鎳價的飆升對衍生性商品避險部位也帶來未實現損失。
若單以基本面來看,台股盤面上多的是去年業績好、但股價沒特別表現的公司,要支撐華新股價一波段行情,絕對還有其他理由存在,除有來自鎳價的上漲和不鏽鋼市場的成長支撐外,就是砸逾百億蓋冰鎳廠,跨入新能源產業,也就是華新從金屬材料跨到高科技材料。
華新於4月11日宣佈斥資2億美元收購印尼旭日公司的50.1%股權,並預計再注資1.8億美元,做為其購買設備所用,意味華新將成為鋰電池材料供應商,因為冰鎳正是製造正極材料之一硫酸鎳的來源。
因投資的冰鎳廠,讓華新成為電池材料供應商,有助於股票評價的提升,這就是為何股價近日來獲三大法人青睞,成為華新集團旗下股價漲勢最兇的個股。
根據華新規劃,該廠預計2022年底完工,2023年投產,待電廠到位後開始全產全銷,未來每年產量約當為純鎳金屬5.5萬噸。
華新強調,未來該廠生產的冰鎳,主要可供應給EV電動車與儲能設備等製造廠商,成為華新跨入新能源產業重要一步。而待該廠產能全開,華新整體鎳產量預計增加70%至約6.8萬噸,可同時供應不鏽鋼、EV電動車與儲能設備等所需,產品應用更多元。
鎳礦在俄烏戰爭影響下,被視為稀缺資源,華新買下過半鎳礦廠股權,當然股價就成為法人、市場追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