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可成到緯創...台廠為什麼接連賣掉中國廠,和蘋果「斷捨離」

 (來源:Dreamstime)
(來源:Dreamstime)

機殼大廠可成,18日宣布將把中國的兩間公司:可勝科技、可利科技,以新台幣約420億元,將股權百分之百賣給中國的藍思科技。兩個廠出售,可成營收將少掉40%,且形同完全退出蘋果手機供應鏈。

紅色供應鏈,真的將取代台灣供應鏈嗎?一場台商口中的「蘋果的矛盾」,正在如何改變產業格局?

7月17日,緯創以新台幣138億元,將旗下組裝iPhone的中國昆山廠,賣給有「小鴻海」稱號的陸廠立訊,震驚市場,當立訊加入組裝行列後,大家直覺聯想:鴻海與和碩,正增添強敵!

更驚奇的是,不到一週,緯創及和碩兩大代工廠,竟在同一天發布重大訊息,分別斥資126億及25元,反向投資立訊股票。

為什麼兩家公司要去投資眼前的敵人?「我真的看不懂……,以現在這個經濟狀態,沒人會把這麼寶貴的現金,用到沒有強烈未來的產業上。」一位電子代工大廠高層說。

我們,該怎麼看這一盤局?

在一位代工大廠負責人眼裡,這是大家都在買保險的關鍵時刻。

台廠》 另闢戰場分散風險
緯創、和碩、鴻海加碼印度

對台商而言,這波轉移,是買保險。

首先,這盤局未來的利潤只會越來越低。

「有人願意買,緯創是躲在棉被裡偷笑吧!」當聽到緯創將中國昆山廠賣給立訊,台灣蘋果供應鏈高層開玩笑。

因為這座工廠的營收超過1千4百億元,但淨利率卻僅0.2%,辛苦一整年,就像白忙一場。

「你去看立訊拿到的Apple Watch的訂單,是從誰那移來的?不做的人有多開心,因為這幾年來做Watch的那家都賠多少億了,」另一位ODM大廠高層也說(編按:原Apple Watch是由廣達代工)。

廣告

據了解,緯創的如意算盤還有,在昆山除了賣給立訊的廠,另有三個廠,假如未來立訊的iPhone訂單做得順利,緯創也不排除繼續出售。

此外,大家現在也在把戰場直接拉到中國以外。自去年開始,傳出蘋果要求組裝廠將15%到30%的產能移出中國,在過去這段期間,其要求代工廠挪移到東南亞跟印度的態度,異常積極。

「緯創在大陸一直就是老三嘛,而且不太可能在中國再大擴特擴,特別是現在這環境。」一位熟知緯創的ODM大廠高層分析,「緯創既然認清自己是老三的角色,乾脆讓別人去當老三啊。轉而在印度加大力道投資,在那,他們是老大、老二。」

緯創在印度德里近郊以及班加羅爾都已有工廠,還已在班加羅爾為蘋果興建第二座廠,「緯創對印度的管理,比另外兩家(指鴻海與和碩)都上軌道,都已經有三個廠的經驗了,絕對有機會。」

不只緯創,和碩也證實,已在距離鴻海印度基地不遠的清奈(Chennai),成立子公司。在和碩證實的前一週,外媒才傳出已在印度製造高階iPhone的鴻海,計畫再投資10億美元,於南印度擴建工廠。

中經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分析,去年美國對華為下封殺令開始,就將美中貿易戰升級科技戰,供應給美國市場的廠商,勢必得慢慢離開中國,形成了各自服務中國和美國市場的兩個供應體系。

前述的代工大廠負責人也說,中國政府扶持民族產業的態度明確,這世界正被切成兩半,「從蘋果到台廠,都在買保險,分散風險。」

接下來,劇本會變成如何?

中國》大補貼升級價格戰
鴻海可靠零組件賺,其他人難

緯創的廠賣給立訊消息出來,和碩和鴻海股價跌幅都約4%,甚至報載傳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相當震驚,憂心台灣產業面臨被紅色供應鏈蠶食,內部要組成團隊設法因應。

「我們也知道潛在對手從哪裡起來的,未來就從連結器領域強化……,這是我們過去的強項,未來也是反擊的重點,」一名鴻海內部員工說。

「郭台銘不可能不知道這會發生,」可想而知的是,中國會繼續補貼。

一位代工大廠中國區負責人就透露,立訊在常熟的工廠,當年得到的就是人民幣30億,十年無息貸款的超優條件,即使是在中國大力補貼的半導體業,也鮮少聽聞。

儘管目前中國政府重點扶植的科技業是半導體,而非組裝業;但以賽亞研調執行長曾盟斌提醒,像立訊旗下的零組件事業,如連接器,多少觸及5G、高速運算等具高科技含量的領域,還是可以申請政策補貼,更遑論其他「隱性」補貼,如政府協助招工、土地折價、做銀行擔保人。

補貼,等同生產成本的減少,隨之而來的價格戰,將是一場台廠必經考驗,而就鴻海與和碩,又以後者可能受到更大的衝擊,因為,鴻海有較多的零組件切入iPhone供應鏈,「可以用組裝賠錢、零組件賺錢的方式去搶單,但和碩相對沒有這本錢,」一名外資分析師表示。

之後,可能類似緯創賣廠給立訊的案件,不會是唯一一宗。

今年七月下旬,和碩緊接在緯創之後,也公告透過中國代工iPhone的昌碩,加碼投資立訊。

業界解讀,這顯示立訊將轉而投資虧損中、和碩轉投資的機殼廠鎧勝。推測邏輯是,立訊買緯創工廠,其實現金不夠,所以緯創反向投資立訊,即以類似以廠換股方式。而和碩也投資立訊,業內推測彼此也有合作案在進行,就是傳言入股鎧勝。然而,和碩在8月13日宣佈以以每股87.5元收購鎧勝,鎧勝將併入和碩集團,「暫時」澄清立訊併購的傳言。

台廠機會在哪?
立訊出中國,未必有競爭力

但台商在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未必沒有機會。

「以現在中印關係,中國的企業沒有人會傻得往印度跑,」一位中國電子業者坦言。

「所以外界也不用太擔心台廠受立訊威脅的程度,減稅、補貼研發、回饋設備獎勵,只有在中國有效,立訊到印度或越南,未必有競爭力,」電子代工五哥高層說,更關鍵的是,「川普也可能會抵制立訊。」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改變?該為未來感到悲觀嗎?

「台灣自己也該騰籠換鳥啊!」一位蘋概股董事長說,科技零組件產業趨於成熟,大家本來就該升級,找尋新方向。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自己就說,台灣不要太過偏食(科技產業),這是不健康的。

一位曾是蘋果供應鏈的零件廠董事長說,被中國企業取代,在他身上已經發生五年,公司營收規模縮小了三成,「少了蘋果,我去找其他產業的業務,反而毛利率往上。」

可成董事長在18日的重訊說明會上就直白地說,由於貿易情勢和客戶策略的變化,決定淡出手機業務,他認為這是轉型的契機,長期目標朝毛利率30%前進。

危機,反而是最好自我調整的時刻,不要過度倚賴單一客戶。

我們得先讓自己踏出舒適圈,比如電子產業與醫療行業結合,甚至跨入自行車產業。當我們願意去探索不同領域,並努力讓自己升級,才能為自己買到最好的保險,以應對今日高速變動的世界。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三十而已》的啟發:中年不是危機,更像一杯「喝了再上」的下午茶
股市進入過熱期,怕買在高點?股市大咖:這5檔股票適合保守的投資人
「這件衣服上班、下班都能穿,好方便!」有這種觀念,就太可惜了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美中對抗升溫 川普最後籌碼?
海外菁英返台可能已成隱形失業者
只要這些條件成真 國民黨台海戰略觀就GG了
廢監院應同時考慮國會兩院制
為什麼不肯放過公視?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