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上已經賠200萬,再跌個幾十萬元又如何」越跌越無法停損!害你投資慘賠的8個認知偏差

人類發展了某些方式協助他們看待世界,這些方式確實適用於較原始的環境;然而,對於金融交易來說,這些觀念反倒成了阻礙。科學家將人們對於現實看法產生的扭曲現象,稱之為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

以下列舉幾項對於交易造成影響的認知偏差:

這份清單雖然不完整,但已包含了某些對於交易與價格判斷極具影響力的錯誤概念。讓我們分別深入觀察每種認知偏差。

受到損失規避影響的人,比起賺錢,他們更傾向於避免賠錢。對於多數人來說,損失 100 元和沒有賺到 100 元的感受並不相同。然而,從理性觀點來說,這兩件事情顯然應該對等:兩者都代表了 100 元的淨值變動。研究資料顯示,損失對於心理產生的效應,大約是獲利的兩倍。

廣告

就交易來說,損失規避會影響人們執行機械化交易系統的能力,因為遵循系統發生的虧損,比遵循系統帶來獲利時的感受更為強烈。在喪失同樣金額的前提下,交易者因遵循系統而生虧損,顯然比沒有遵循系統而錯失機會的痛楚來得更大。因此,虧損一萬元的痛苦,可能等同於錯失賺取兩萬元機會的感受。

就商業上而言,沉沒成本是指已經投入而無法收回的成本。舉例來說,為了研究某種新科技所做的投資,就屬於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效應是指人們擬定有關未來的決策時,經常會考慮已經花費的金額,也就是沉沒成本。

這種現象如何影響交易呢?讓我們考慮初學者典型發生的狀況。建立部位之初,交易者預期獲利為 2,000 美元,並決定將停損設定在損失 1,000 美元的價位。幾天之後,這個交易部位發生了 500 美元的帳面虧損。又經過幾天,虧損累積成為 1,000 美元:超過帳戶淨值的10%。交易帳戶的淨值由原來的 1 萬美元下降到 9,000 美元。這也是交易者當初決定認賠出場的價位。

讓我們看看認知偏差將如何影響決策:交易者應該堅持先前認賠1,000 美元的承諾,或者繼續持有虧損部位。損失規避效應會使得認賠行動變得十分痛苦,因為認賠等同於實現虧損。反之,只要部位沒有認賠,交易者就認為自己還有機會扳回帳面虧損,甚至可能反敗為勝。另一方面,沉沒成本效應會讓交易者忽視這個部位的未來走向,反而執著在如何避免浪費已經出現的 1,000 美元虧損。因此,初學者碰到這種狀況時,很可能決定繼續持有部位,這個決策不是基於他相信行情的可能發展,而是因為他不想承認虧損,而且也不想浪費已經沉沒的成本 1,000 美元。

價格如果繼續下跌,等到虧損累積達到 2,000 美元,他又會如何因應呢?理性思維如果能夠主導決策,他就應該認賠出場。不論先前對於行情發展的判斷如何,市場的實際走勢已經清楚顯示他先前的看法錯誤,因為價格已經遠遠跌破他當初決定認賠的水準。不幸地,處在這種狀況下,前述兩種認知偏差的影響力更大。當初交易者想要避免發生的虧損,現在變得更大,痛苦感受也更加嚴重。對於多數交易者來說,這種行為會持續下去,直到再也不堪虧損,最後陷入恐慌而不計代價認賠,到了這個時候,帳戶淨值可能已經發生 30%或 50%的損失,是當初預期的3至5倍。

網路狂熱時期,我正好在矽谷工作,當時有很多朋友是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師與行銷人員。他們服務的單位,有些最近剛掛牌上市,某些人則握有價值數百萬的股票選擇權。1999 年底到 2000 年初,他們看著股票價格每天上揚。直到 2000 年,價格開始下跌後,我問他們打算什麼時候才要把手上的股票出脫。他們的回答多半大同小異:「等到價格回到 X 元,我就會賣。」他們設定的價位,都遠比當時的行情來得高出許多。我的朋友之中,只要當時還抱著股票的人,幾乎都眼睜睜看著股價跌到先前的1/10、甚至1/100,而且仍然沒有脫手。股價跌得愈深,他們就愈有等待的理由。「我已經賠了2百萬美元,再跌個幾十萬元又如何呢?」他們振振有詞地說。

受到處置效應的影響,投資人通常會出脫獲利部位、繼續保有虧損部位。某些人認為,這種結果和沉沒成本效應有關,因為兩者都涉及到決策者不願面對先前決策錯誤的現實。同樣地,人們傾向於提早獲利了結,是希望避免帳面獲利流失。如果是短線交易者發生這種行為偏差現象,一旦賺錢部位提早獲利了結,通常難以彌補失敗部位發生的重大虧損。

受到結果偏差的影響,人們常常會根據結果來判斷決策正確與否,而非考慮決策本身的好壞。由於生活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凡是涉及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問題,經常沒有正確的答案。基於這個緣故,人們運用理性思考而擬定看似正確的決策,可能會因為不可預見或無法預期的狀況,導致決策沒有產生所期待的結果。

結果偏差經常促使人們過度強調實際發生的結果,而沒有合理考慮決策的品質。就交易來說,即使是一套正確的方法,結果也可能發生虧損,甚至是連續虧損。因為交易產生負面結果,可能導致交易者懷疑自身與決策程序,使得他們抱持負面心態而重新檢討使用的方法。我們接下來即將討論的偏差,可能讓這個問題變得更為嚴重。近因效應是指過度強調近期資料與經驗的重要性。人們認為昨天進行的交易,其重要性超過上週或去年進行的交易;最近2個月發生的虧損,其重要性超過先前6個月交易發生的等額獲利。因此,最近一系列交易的結果,可能會讓多數交易者懷疑自己使用的方法和決策程序。

在不確定環境下,人們擬定決策,通常會過分重視或仰賴方便取得的資訊;這是所謂的錨定效應。決策者可能把近期價格視為參考基準,並且在這個基礎上,擬定價格決策。這也是為什麼前文我提到那些矽谷朋友難以認賠股票的原因:他們把最近的高價視為參考基準,藉以評估當前的股價。這種情況下,目前價格始終看起來太低。人們往往相信許多人所相信的事情,這種現象稱為從眾效應或羊群效應(herd effect)。價格泡沫發展到後期,行情漲勢看起來往往銳不可擋,這一方面就是從眾效應發揮作用。

作者簡介_克提斯.M.費斯(Curtis M Faith)

最成功的海龜成員,在海龜計畫期間,他為發起人理查‧丹尼斯賺進3,500多萬美元的利潤。費斯是機械化交易系統和軟體界的先驅之一,目前擔任交易元件公司(Trading Blox, LLC)研發部主管,該公司專門從事交易系統分析和發展軟體。

本文摘自寰宇出版《海龜交易法則》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股萬6徘徊能撿便宜了?以0050為例,達人教你下跌這樣加碼:不怕跌幅半山腰就彈盡援絕
早知道就回台灣...被關在上海76天喝了44瓶紅酒、收入歸零 台商嘆「只能看客戶不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