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 學者:北京須警惕退群效應

巴拿馬在美國施壓下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北京對此深表遺憾,呼籲巴拿馬作出正確決定。學者認為,中國在這一過程中處於相對被動局面,但考慮到這個倡議已轉向「小而美」項目,巴拿馬「退群」的影響不會太大。

聯合早報報導,據中國外交部消息,外交部部長助理趙志遠2月7日約見巴拿馬駐華大使萊卡羅,就巴方擬終止中巴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提出嚴正交涉。

趙志遠表示,中國對巴拿馬的決定「深表遺憾」,並稱在「一帶一路」上「開倒車」、行逆風船違逆中巴人民期待,不符合巴切身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對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表達不滿,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月2日訪問巴拿馬城時警告,如果巴拿馬政府不立即終止中國對運河的影響力,美國將採取後續行動。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2月6日宣布,已正式提交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文件,但否認是因美方要求而做出此決定。

趙志遠說,中方尊重巴拿馬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美國通過施壓威脅的手段肆意破壞中巴關係、抹黑破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行徑。

他稱,「中巴關係從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第三方干擾。希望巴方從雙邊關係大局和兩國人民長遠利益出發排除外來干擾,作出正確決定。」

報導稱,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接受訪時分析,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倡議顯然是美國施壓的結果,不排除未來巴拿馬會在美國的壓力下做出更多損害中巴合作的決策。

吳心伯指出,「一帶一路」合作是中巴通過協商共同推進的項目,按正常程序,巴方在決定退出前應與中方充分溝通;但巴拿馬在未與中國充分交流的情況下單方面做出這一決定,導致中國處於相對被動的局面。

他指出,「不僅是巴拿馬,其他拉美國家也可能在美國的壓力下,減少與中國的正常經貿合作,這一點值得高度警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課程助理教授駱明輝則認為,巴拿馬「退群」對「一帶一路」倡議而言僅是一個小插曲。

他分析,中國過去幾年已顯著縮減「一帶一路」倡議規模,從最初的大規模擴張轉向更加註重精細化、可持續性和高質量發展的「小而美」項目。因此,美國施壓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對中國的影響不會太顯著。

他稱,「這不會改變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總體方向。中國仍將繼續推進並完成相關項目,儘管在實施方式上會更加有針對性。」

巴拿馬2017年11月成為首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國家。有分析認為,巴拿馬在美國的壓力下退出,可能引發更多拉美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對此,吳心伯指出,是否會出現這一效應,還須綜合考慮各國的實力、地位以及內政因素對決策的影響。他指出,「像巴西這樣的大國可能不會輕易選擇站隊,而較小或較弱的國家,則可能更容易受到美國的壓力,從而傾向與美國保持緊密關係。」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25年首見!軍公教2年調7% 起薪55K照樣找無人 網曝「2關鍵」害的:等著慢性滅亡
一本存摺52萬→3000萬 他用「巴菲特1招」翻58倍 買鴻海不選廣達原因曝
具俊曄把遺產全交S媽 律師呼籲「別做1事」:S媽一毛錢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