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AI開門,是寶藏?還是深淵?

這一天終於來了,AI開門,全球為之意亂情迷!自從新創公司OpenAI在去年底推出ChatGPT聊天機器人之後,AI走入尋常百姓家,有關生成式AI的各類討論瞬間洗版,熱度遠超過前年底因臉書改名Meta而掀起的元宇宙風潮。問題是,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十八般武藝俱全」的AI就在你身邊,人類究竟是該喜,還是該憂?

就跟台灣對外有親美派與疑美派一樣,論者對於聊天機器人所帶動的AI狂熱,也有親AI派與疑AI派。樂觀者斷言AI紀元就此展開,期待AI大航海時代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而正向的改變,一如童話故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裡,主角知曉了「芝麻開門」的密碼,因此尋得翻轉人生的寶藏。別的不說,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上季財報亮眼,並預期生成式AI將帶動數據中心晶片需求,就激勵台積電股價擺脫股神巴菲特賣股陰霾,而現階段跟AI沾上邊的概念股也已先漲一波。

雖然ChatGPT命名像科技宅般硬梆梆,直譯是聊天(Chat)生成式預訓練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但不少人與ChatGPT互動後,立即驚豔於他的溫暖智慧性格。他可以是秘書,幫你彙整資料、預擬文件,節省時間;他可以是文學/藝術/音樂/設計助手,讓有相關天分的人精益求精,讓沒相關天分的人也可借力創作;他還可以是語言文字的通譯,快速縮小跨國、跨時代文化交流的門檻。

而各行各業對於AI資料庫的強大爬梳與辨識能力,也寄予厚望。例如會計師利用數位工具取代重複性高、變化性低的基礎工作,簡化與加速審計流程;又如司法院因應國民法官新制實施,也從2月6日起全面啟用AI量刑資訊系統,希望藉此讓量刑更公正透明。

廣告

從親AI派的角度,AI既是人類創造的產物,在定位上就是人類的幫手,這也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軌跡。更何況AI不可能無中生有,因此AI斷無可能凌駕人類之上!

疑AI派的觀點則不然。他們不是不承認AI為人類生活帶來諸多好處,但一如沒有人是完美的,任何新科技的推進不可能只有利沒有弊,如果輕忽科技進步的陰暗面,其所衍生的長遠且深層的副作用將超乎想像,因此不可不慎!

首先,盡信AI,不如無AI:在ChatGPT爆紅之後,搜尋引擎大咖也爭相公布自家版聊天機器人,例如谷歌的Apprentice Bard(bard原意是吟唱詩人)、百度的「文心一言」,兩者命名都比ChatGPT多了點藝文味,但Bard日前初試啼聲,就栽在有關韋伯望遠鏡的問答,導致谷歌市值瞬間蒸發千億美元。其實不只Bard,ChatGPT也是錯誤百出,顯示這類聊天機器人背後資料庫雖然廣納百川,但也良莠混雜。此外,正因為現階段AI不能無中生有,因此AI「餵養」機制主導者的「居心」,也必將牽動AI的秉性。一旦人類習於將搜尋與抉擇的自主權交給AI,等於就交出了部分的判斷力,輕則誤用/抄襲資訊,重則影響判案或企業經營,甚至陷於認知作戰而不自知。這也是近期多所國內外大學禁用ChatGPT、摩根大通等銀行業也採取限用措施的原因。

其次,AI恐顛覆就業生態,擴大數位落差:大航海時代,有征服者,就有被征服者。雖說弱肉強食,自古皆然,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也已歷了好幾波勞動市場變革,傳統失業與新增就業的總和往往是淨增加,但這種冰冷的統計利多,無助於舒緩失業者的痛苦。而對弱勢者而言,因為無法掌握「芝麻開門」的密碼,必然面臨更大的數位落差與貧窮深淵。

第三,科技大咖主導生態系,考驗政府應變能力:ChatGPT之所以能快速竄出,在於OpenAI是沒有包袱的新創公司,但發展人工智慧既燒腦又燒錢,如今OpenAI為了走長遠的路,終究只能臣服於有錢有勢的微軟麾下。

有人期待微軟在ChatGPT助攻下,可以削弱谷歌搜尋引擎的絕對優勢,改變既有營利模式。然而即使微軟如願以償,也只是換隻科技巨鱷稱王,並沒有改變「大者恆大、強者更強」的競爭態勢。

更有甚者,科技巨擘透過日新月異的技術開發,掌握世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明顯挑戰傳統主權國家的界限。儘管近年美、中,歐盟等多國政府均已大動作反制,但迄今纏鬥激烈,難分勝負,消費者仍舊是被科技大咖宰制的一方。

總之,隨著AI日臻成熟,如何讓這個世界「受益」而非「受役」於新科技,將是個人、企業與政府都必須深思熟慮的重大課題!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
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
核四剩餘空地 火力電廠列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