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沒有恐慌,就沒有通膨 ─談政府因應通膨的思維

這幾天由於美、歐通膨率陸續公布,皆創了新高,讓不少人擔心通膨又要來了,甚至也有專家認為低物價時代結束了。沒錯,從數字表面上來看,自去年下半年起各國通膨率持續升高,大有山雨欲來之勢,然而這樣的通膨率絕不可能演變成1970~198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除非隨後出現嚴重的恐慌。

這一波物價上漲,先是因為全球景氣復甦,需求升高,供不應求以致國際農工原料行情上揚,隨後在投機性需求出現後,這些物料更是大漲特漲,原油自去年初每桶54美元升至今已逾90美元,而棉花、玉米、小麥、糖、銅、鎳、鋁也呈兩位數上漲,在成本的推升下,消費者物價(CPI)必然會跟著漲,這也就是美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通膨率屢創新高,元月升至7.5%創下40年最高的原因,而歐元區元月通膨率也升至5.1%,這些數字讓人望而生畏,然而若據此便認定通膨要來了,恐怕是言之過早。

依經濟學理,通膨可分兩類,一是成本推動型通膨(cost push inflation),一是需求拉動型通膨(demand pull inflation),歷來供給不足往往是推升通膨率的第一步,供給不足也許是來自景氣復甦的需求增加,也許來自戰爭的原油禁運,也許是旱災使得農產減少,無論供給的減少是來自經濟因素、戰爭因素或天候因素,反正供不應求,物價自然是要漲的,這是市場的法則。

值得注意的是,歷來通膨之所以會發生,單是成本推動是辦不到的,歷來通膨之所以會一發不可收拾,原因就在於恐慌。當人們看到缺貨、缺料就開始恐慌,恐慌會衍生出囤貨、搶料,若其間還有人囤積居奇,居間炒作,這會讓通膨質變,從成本推動型通膨轉為需求拉動型通膨,而這兩股力量(成本推動、需求拉動)在恐慌的牽引下,相互激盪,彼此追漲,若無法安定這股情緒,通膨將會因恐慌而失控,最終成為經濟災難,甚至政治災難,歷史上這類例子,斑斑可考。

廣告

1990年以來全球通膨率降至二戰以來的最低,主要的原因就是隨著東京回合、烏拉圭回合等多邊貿易協定的執行,各國大幅調降關稅,使得自由貿易得以實現,促進了全球化生產,而隨著中國大陸參與生產活動,生產成本降低,貨品價格大降,全球供給不虞匱乏,由於供給沒有問題,恐慌無由而生,因此近30年來物價雖偶有波動,但通膨率穩定下滑,以美國為例,1970年代(1970~1979)平均通膨率為7.0%、1980年代5.6%,1990年代3.0%,2000~2009年2.6%,即使去年美國物價大漲4.7%,過去十年平均通膨率也只有1.9%,這說明自由貿易,全球化生產對穩定供給,平抑物價及消除恐慌有極大的貢獻。

過去30年全球並非平靜無波,2008年每桶原油曾一度漲破140美元,農工原料漲勢比今天還凶,但是自由貿易的力量還是化解了這一波通膨,自由貿易讓全球貨品得以充裕供應,同時也讓恐慌得以降至最低,小恐慌所造成的短期物價上漲偶爾仍會有,但像1980年之前這類大恐慌,已不復見,這也是美國自1970年以來通膨率長期走跌的原因。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各國通膨率雖迭創新高,然而和1980年前後兩次石油危機年代已全然不同,以台灣而言,小恐慌、小搶購造成社會騷動仍是有的,但和昔日相比,那是天壤之別,回憶1974年由於石油危機,物價月月高漲,這個月漲了10%(月變動率)、下個月又漲了15%,如此一年下來通膨率高達47%,由於通膨太嚴重,連一元的鎳幣、五毛的銅板也悄然自市面消失,因為鎳幣及銅板的價值已超過其面值,恐慌到這個地步,實難想像,由此可知,當年這個驚人的通膨率,固然有成本推動的成份,但恐慌的火上澆油應該有著更大的貢獻。

觀察各國近日的數據,雖然CPI年增率漲勢較高,惟月變動率則日趨緩和,美國元月CPI月變動率僅0.6%,已自去年9月高峰0.9%下滑,而歐元區CPI月變動率更只有0.3%,也比前幾個月溫和一些,台灣雖連續六個月超過2%,元月CPI月變動率也只有0.4%,與昔日通膨年代相去甚遠,自無需恐慌而自亂陣腳。

隨著1990年以來自由貿易、全球化生產,供貨充裕,物價下跌,經濟學家梭羅曾表示:「1970~1980年代的通膨,已是一座熄滅的火山。」50年來各國物價的長期趨勢,大致證實了梭羅的看法,自由貿易已讓通膨成了熄滅的火山,通膨要再活躍的機率甚低。然而,要避免通膨復活,除了持續的自由貿易之外,防止恐慌的預期心理也非常重要,就政策而言,執政當局今天所要做的就是斷絕一切可能讓民眾感到恐慌的因素,只要沒有恐慌,通膨的火焰就冒不出來,在市場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下,通膨壓力自然可獲紓解。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