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尹錫悅政治自殺是「韓國焦慮」的總爆發

韓國總統尹錫悅的短命戒嚴,讓我們看到一個民主國家領導人自殺式的決策,戲劇化的情節比韓劇更為精彩。不論後續如何發展,2022年5月上任,五年任期剛剛過半的尹錫悅,正面臨下台或是跛腳總統的政治審判。

尹錫悅的戒嚴令試圖給政敵戴上紅帽子,指控反對派控制國會、與北韓同步、以「反國家活動」癱瘓政府,但是戴紅帽子的操控不只引發反對黨致命的回擊,連執政黨的黨魁與主要領導人都表態反對,美國更以「看記者會才知道」站在尹錫悅的對立面。

民主制度看似互扯後腿、沒有效率,但在重大極端事件發生時卻能迅速凝聚共識,避免政治領袖獨斷造成的傷害,無疑是給在2024超級大選年勝選的各國領導人最鮮活的一課。執政黨雖獲得政權,但必須與反對黨協商,彼此尊重,互留後路,一意孤行的執念只會導致政權崩潰。

在政治鬥爭之下,我們更必須深刻了解韓國經濟與社會面臨的全面困境,尹錫悅的政治自殺,表面上是短暫噴發的火山,底層沸騰的岩漿才是令人憂心的病灶,如果沒有找到有效疏導的出口,即使尹錫悅下台,接替上陣的領導人,照樣難逃隨時會被火山噴發灰飛煙滅的結局。

韓國的經濟發展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以石化龍頭樂天化學為例,在11月底被「謠傳」將在12月暫停營運並解散,雖然母公司樂天集團控股立刻出面闢謠,卻讓樂天化學及韓國石化產業的困境攤在陽光下被審視。樂天化學股價從2021年的高點30.4萬韓元,一路重挫至今剩下6.02萬韓元,距離高點已經跌逾80%。此外,LG化學也從102.8萬韓元,崩落至26.5萬韓元,跌幅超過74%,其他韓國龍頭財團的石化大廠如三星石化、SK石化、大韓化纖、韓華化學、錦湖石化等,股價同樣跌得慘不忍睹。

樂天化學崩壞的背後,是韓國對於排名第六大樂天財團安危的恐懼,樂天化學今年第三季的獲利低於利息支出,觸動債券持有人得以要求公司贖回2.05兆韓元公司債的機制。以石化與零售為核心的樂天集團為此面臨暴增的財務壓力,被迫抵押具有高度指標性、全韓國最高的摩天大樓,並且進行大幅度的人事改組,試圖緩和樂天化學與集團企業股價集體沉重的賣壓。

從樂天化學的崩壞,各界看到韓國經濟結構與中國相近,淪為中國產能過剩殺價的最大受害者。中國的石化、鋼鐵、水泥、汽車等基礎產業全面超產殺價,這些都是韓國龍頭財團維持營運與財務運轉的核心事業,韓國出口前十五大產品,有十項直接陷入中國超額產能的漩渦。反觀亞洲鄰國早已預做因應,日本鋼鐵石化業的觸角轉向美國等市場分散,台灣則抓到AI產業爆發的浪潮。

南韓原本是先進半導體產業的世界領先者,但是中國急起直追,在記憶體領域與南韓的差距只剩一步之遙,三星記憶體的舊產品被中國取代,顯示器的相關產品也大幅度被中國取代,如果不是美國封殺華為,三星連安卓手機的市場地位都岌岌可危。

至於讓台灣極為羨慕的影視產業,韓國的電影、K-POP同樣身陷困境,韓國電影在2019年COVID爆發前創下高峰,卻從此沉淪五年,耗用巨大國家與企業資源的影視龍頭如CJ ENM,拍攝電影血本無歸,今年上半年韓國整體電影票房僅6,103億韓元,進場6,293萬人,雖然比全行業虧損的2023年略有回升,卻只有2017至19年平均值的70%。韓國影視產業「一將功成萬骨枯」,極為少數衝刺全球市場的案例固然吸睛,底層無數的從業人員與投資方卻如電影《寄生上流》般住在毫無希望的地下室。

傳統產業全面重挫、尖端科技產業失去領導地位、風光的影視產業走入瓶頸,韓國基層勞工的困境與憤怒不斷積累,加上韓國房地產泡沫破滅,韓元利率一度隨著美元劇烈攀升,尹錫悅上任後又跟整體醫院產業與醫師劇烈對立,國會反對黨對尹錫悅政府2025年的財政預算,大砍醫療、社福等預算,底層民怨沸騰,高層政治鬥爭又逼至絕境,終致尹錫悅演出政治自殺的鬧劇。

李在明、前總統文在寅領導的反對黨雖然在這次政治對決中勝利,但是韓國企業與社會面臨的困境,有些是多年積累的歷史包袱,更多是文在寅任內政策失敗所造成的後果。韓國今天的悲劇是對台灣的警惕,而陷入集體焦慮的韓國,如何從經濟困局、政治死結的困境中找到出路,更值得我們密切觀察與借鏡,這是攸關台灣未來十年發展的重要功課。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