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喊改 晶片法補助恐生變
美國總統川普13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並再度點名抱怨「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誓言要透過關稅及其他手段,讓美國成為全球晶片製造大本營。路透14日也引述消息報導,白宮打算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可能影響台灣環球晶圓的補助金額。
川普13日表示:「現在幾乎所有晶片都是台灣製造,除了一小部分是韓國製造之外,其餘幾乎都是台灣製造。」
川普上任後,已多次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現況表達不滿,認為蘋果、輝達的先進晶片都委託台積電製造,以致美國高度仰賴亞洲供應鏈。他表示:「美國有英特爾及其他優秀的公司,但台灣卻把生意都搶走。現在我們要把生意搶回來,讓晶片在美國製造。」
台積電12日在美國召開董事會時,並未針對川普關稅政策發表回應,但董事會同意額外投資170億美元擴充晶片產能,其中一部分將投入美國廠房。目前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規劃的廠房,已完成第一期工程,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第二、三期工程仍在興建中。
另一方面,川普為捍衛美國半導體產業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除了以關稅做為威脅手段,也打算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
2022年由拜登政府通過的「晶片法案」,透過支出527億美元推動美國半導體研發與製造,其中390億美元用來補助投資美國設廠的晶片業者。自「晶片法案」上路以來,包括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電子、美光等多家半導體業者陸續獲得補助,但川普去年參選以來便多次批評,還大罵晶片法案「爛透了」,令其他業者擔心後續的補助落空。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白宮近日開始審查先前拜登政府依「晶片法案」核准的補助計畫,除了打算修改補助條件,並與部分晶片業者重新協商補助內容,受影響的業者可能包含台資企業環球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