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女靠2心法 4年存到一桶金 內行曝1招:7年「100⭢300萬」
年輕人如何能存到錢?當吃飯都變成通膨下的奢侈品,如何在現實壓力中累積資產成為現代上班族的共同難題。然而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分享了自己歷時四年、靠著月月紀律存錢與簡單投資的方式,硬是在26歲前完成了人生的「百萬存款」目標。這篇貼文立刻掀起熱議,因為她所採用的理財方法不靠偏財、不靠高報酬,更不靠家裡,而是兩招人人做得到卻常常忽略的小習慣。
該名女網友在網路論壇Dcard上發文指出,自己任職於業務相關工作,月收入約落在6萬元左右,儘管收入稱不上頂尖,但透過精準控管支出與穩健投資,成功每月留下約2萬元的存款,四年後累積到百萬資產。她強調這個成果背後最關鍵的就是:「記帳」與「思考性消費」。
第一,她堅持記帳,讓自己清楚知道每一筆錢花在哪,哪些是必需品、哪些只是「當下心動」,她坦言自己也會被廣告影響、容易衝動購物,但只要開始記帳,就會開始對支出產生「自覺」,避免過度消費。
▼原PO分享自己存錢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堅持記帳,避免過度消費。(示意圖/取自Pexels)
第二個關鍵點,是養成「先想後買」的習慣,「每次想買東西前,思考這東西真的用得到嗎?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這種自我思考的機制,成了她避免花冤枉錢的重要防線。
至於日常支出,她表示每月租金與飲食約控制在2萬元內,其他如保健品、服飾與娛樂開銷都有預算上限。此外,她每月也會將1萬元固定投入在2檔台灣高股息 ETF(00878、00919),採取1:1的資產配置方式,以穩健領息為主,不追高、不短炒,單靠股息每月就有3千元左右回報。
▼原PO除了節省開銷之外,也會挪出一筆預算來投資理財。(示意圖/取自pixabay)
這篇分享吸引許多網友熱烈回應,「我也是每月1萬投資0050」、「記帳真的是重要的第一步」、「我買東西前也會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需要,這樣真的能控制開銷」、「我出社會五年了,存款還只有10萬」、「存款不到六位數+1」、「月存2萬,真的很多」、「我光是開銷就抵掉一個月的薪水了」。
也有網友提出延伸建議:「不投資的閒錢建議可放高利率數位帳戶,錢可以存得更快」、「跟你說個小秘密,我7年前跟銀行借了一桶金分期7年償還,年利率2.5,一樣是每個月存13000,但七年後今天我的1,000,000已經變成3,000,000,但慢慢存錢的你才剛存到你的第一桶金,有聽懂之間的差別了嗎」。
(封面示意圖/取自Pexels)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工程師年薪百萬「五子登科」人生勝利? 他揭現實:還在買即期品
30歲存到1桶金!妹子更焦慮 網揭關鍵:至少250萬
打工存了70萬! 她問怎樣投資不縮水 網勸買這支: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