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關稅大轉彎!外媒揭川普讓步原因:鐵票倉要沒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大幅調整對中國的關稅政策,與北京達成為期90天的降稅協議,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揭露,川普讓步的關鍵原因,是來自幕僚團隊的強烈警告:高關稅正傷害他的「鐵票倉」——藍領工人與卡車司機等基層選民,若不儘快調整,恐將影響自身選情。

消息人士指出,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等高階官員近期多次提醒川普,過度的對中關稅政策,已導致美國碼頭工人、運輸業者與中小企業陷入困境,貿易中斷正在嚴重衝擊基層經濟。這些選民正是川普政治根基的重要支柱。

隨後,川普政府與中方展開高層磋商,並於上週末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初步協議,根據協議,美方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中方則將美國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雙方進入為期90天的「降稅休兵期」,以爭取時間進行更全面的貿易談判。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表示,「總統川普的一切決策出發點都是美國人民的最大利益」,並強調日內瓦協議不僅穩定了中美貿易關係,也為未來簽署完整協議鋪路。儘管白宮對協議正面肯定,但外界對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感到憂心,《華盛頓郵報》統計,自川普今年1月20日重返白宮以來,白宮已宣布或修改超過50項關稅政策,平均每週一項,其中許多命令壽命僅數天,甚至不到24小時,導致企業對未來貿易環境缺乏信心,投資意願下滑。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者史翠恩(Michael Strain)直言:「當我從降稅協議的興奮中冷靜下來,我看到的是,美國目前的平均關稅率是川普上任時的5倍,而我們卻幾乎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實質成果。」

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算,即使降稅後,美國整體進口商品平均關稅仍高達17.8%,為1930年代以來新高,遠高於川普上任前的2.4%。分析指出,這樣的稅率預計將使美國一般家庭每年增加2800美元(約新台幣8.5萬元)生活成本。

專家普遍認為,川普政府試圖藉由高關稅迫使企業將產線遷回美國本土、創造就業,但其政策多變與實施難度高,反而削弱企業長期投資意願。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者歐文(Douglas Irwin)表示:「川普想要重塑全球貿易,但同時又不願承擔轉型的代價,這導致他的政策不斷『加碼又撤回』。」

儘管川普持續為其「10%關稅」辯護,並表示可能視情況再次上調關稅,但政治顧問與共和黨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選情壓力升高,川普恐怕難以再承受市場劇烈波動與產業反彈。前共和黨策士海伊(Doug Heye)指出,川普本次的退讓突顯了「經濟與選票是他最在意的兩件事」,而過去一段時間的高關稅政策,恰好打擊了這兩大核心。

(封面圖/翻攝自川普臉書粉專)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鮑爾示警「經濟陷巨大挑戰」:通膨波動大、衝擊更頻繁

數據出現罕見現象「悲觀又強勁」美銀:還能再漲17%

晶片風暴醞釀中! 外媒憂:半導體關稅恐重創台、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