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燒掉近10億美元!蝦皮母公司虧損翻倍,電商成長創5年新低怎麼救?

疫情紅利持續消退,靠著補貼戰在台灣打響名號的電商巨頭蝦皮,其母公司冬海集團(Sea Limited)正深陷嚴重虧損的泥沼當中。近日公佈的最新財報裡,儘管點名台灣為蝦皮貢獻良多,但2022年第二季整個集團的虧損整整擴大了一倍。

冬海集團在全球市場的猛攻似乎開始失靈,儘管今年第二季營收為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卻是過去5年來成長最慢的一個季度。其調整後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虧損(EBITDA)則從2,410萬美元爆增至5.06億美元,超越預期的4.82億美元,而淨虧損則一舉從4.33億美元飆漲至9.31億美元,財務黑洞不斷擴大。

這也導致近日冬海集團的股價重挫,發布財報後短短兩日內便暴跌接近20%,從接近90美元跌至72美元上下。

蝦皮成長放緩,點名台灣市場表現亮眼

冬海集團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部份:電商、遊戲及剛剛起步的金融業務,台灣人熟悉的蝦皮購物便是屬於電商業務。電商業務的營收在這一季年增51.4%至17億美元,看似表現亮眼,這個成績仍然低於外界19億美元的預期。

Garena Logo Horizontal.png 圖/SEA Ltd 官網
Garena Logo Horizontal.png 圖/SEA Ltd 官網

另外,冬海集團今年5月時,將電商業務的年收入預期從89億美元下修至85億美元,而本次財報公佈時,又宣佈暫停公佈電商業務的財測,顯見電商業務的表現並不符合公司與投資者的期望。

執行長李小冬表示,這是因為經濟環境動盪劇烈且難以預測所致,同時他也坦承,電商業務的虧損仍在擴大當中,調整後 EBITDA 已從5.8億美元膨脹至6.48億美元。

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冬海集團特別提到蝦皮在台灣的亮麗成績。今年第二季在月活躍用戶、總花費時間等指標上,蝦皮在台灣、東南亞整體、印尼市場維持著購物App第一的寶座。

同時蝦皮在台灣及東南亞的財務狀況也有所好轉,平均每個訂單的調整後 EBITDA虧損不到1美分(未分攤總部成本),較去年同期改善了95%,預期今年內就能轉正。

而作為獲利的主力遊戲業務,即許多台灣玩家熟悉的Garena,2022年第二季營收則下滑12%至9億美元,略高於外界預期的8.27億美元。遊戲業務是冬海集團旗下唯一獲利的主要業務,調整後 EBITDA為3.33億美元,不過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減了55%。

電商與遊戲業務低迷的表現,一部分可能歸咎於在印度市場受到的挫折,因為其中資背景,今年第一季旗下遊戲遭到封殺,隔月蝦皮也退出當地業務。

金融業務是冬海集團最年輕的主力業務,這一季營收則從8,870萬美元成長214%至2.79億美元,同時也受惠電商業務在東南亞的龍頭地位,活躍用戶激增53%至5,270萬人,其中40%都是蝦皮的消費者。

經濟環境動盪,獲利能力成優先考量

不斷擴大的虧損、開始減緩的成長步調,都讓冬海集團開始轉變策略方向,從積極擴張轉為增強營利能力、減少虧損。

冬海集團在財報中提到,在他們積極適應動盪經濟環境的同時,也開始轉變策略目標,著眼於提昇電商業務的長期實力與獲利能力。

woman holding i-phone with icons of shopee; E-comm 圖/shutterstock
woman holding i-phone with icons of shopee; E-comm 圖/shutterstock

今年6月,蝦皮曾傳出在全球大規模裁員,從泰國、印尼等東南亞主力市場,到新進軍的拉丁美洲都有人員縮減,估計裁員人數總計約300人左右。且在裁員同時,蝦皮還退出了西班牙市場。

不過冬海集團企業長Yanjun Wang指出,縮減成本、提昇營運效率不單單只是裁員就好,他們必須注重整個電商生態的效率,例如行銷和物流等成本。這一季的財報中,電商及其他服務的營業成本達到1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0%以上,除了電商營收成長相應增加外,解釋裡便提到一部份是電商物流成本上漲所致。

冬海集團不夠亮眼的表現,已經讓部份投資者減少持股,根據《彭博社》報導,老虎全球管理已經出售4.738億美元持股,而 Altimeter Capital也脫手了持有的冬海集團ADR。

資料來源:BloombergDealStreetAsiaNikkei Asia

責任編輯:侯品如

更多報導
【財報拆解】蝦皮購物不賺錢,靠遊戲苦撐!冬海集團真能順利活下去?
【觀點】補貼不可行?為什麼蝦皮台灣模式在國際沒辦法複製貼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