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陸汽車晶片國產化率升至15%
【時報-台北電】近年來全球前十大汽車晶片供應商始終被歐、美、日企業霸榜,在中美晶片戰背景下,中國為確保供應鏈安全,正擴大對晶片的自主可控布局。市場預測,2024年中國汽車晶片的國產化率將提升至15%。中國工信部此前規劃,預計到2025年,汽車晶片國產化率有望提升至25%。
綜合陸媒6日報導,美國商務部2日以國安為由,公布對中國半導體最新出口管制措施,進一步擴大對半導體製造設備、記憶體晶片等物項的對中國出口管制,並把136家中國實體增列至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3日發聲明呼籲,為保障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建議中國汽車企業謹慎採購美國晶片。
中汽協統計,2023年中國汽車產量年增11.6%至3,016萬輛,連續第15年位居全球第一。該數據意味著中國市場對汽車晶片的需求量也領先全球。致同諮詢年初發表報告預估,2023年全球車規級半導體市場規模年增14.3%至641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達177億美元,占全球市場規模比重約28%。
儘管如此,中國仍然是汽車晶片的「小國」,此前國產化率長期不足5%,2021年因新冠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汽車晶片嚴重短缺,使中國警覺汽車晶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吸引大批企業和資本布局。截至2023年底,中國汽車晶片的國產化率明顯提升,但仍不足10%,其中運算和控制類晶片、功率和儲存類晶片對外依存度仍分別高達99%、92%。
此外,智慧座艙晶片也是中國布局難度較高的領域之一,某智駕晶片新創公司負責人表示,跟其他晶片不同,智慧座艙晶片要求建構完整的生態鏈,中國仍須依賴美歐企業。
另一方面,世界積體電路協會(WICA)5日指出,全球半導體市場已觸底反彈,即將進入「矽週期」上升階段,預計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年增17%至6,202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成長最快,美國市場排名第二,分別年增20.1%、18.2%。(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蘇崇愷/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