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題材助攻 生醫基金補漲衝

【時報-台北電】各國漸漸擺脫新冠疫情陰霾之後,生醫基金表現從「絢爛漸歸於平淡」,近一月表現居然皆呈負報酬率,但法人認為,由於全球人口有老化趨勢且尚有購併、新藥等題材,因此,生醫產業的題材多,跌深後即具有補漲空間。

之前被看好的生醫股及生醫基金近期表現不如預期,安聯投信表示主要是因生技產業下半年藥價改革和醫改的壓力未褪,但生醫產業除了有疫苗相關題材外,併購題材亦是添火加財的關鍵驅動力。即使2020年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動能降溫,目前大型生技公司手上握有較充裕現金,接下來可望藉併購活動來擴大產品以及研發能力,預期2021~2022年生技業的併購有機會回溫。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全球對醫療的結構需求非常強勁,許多疾病如癌症、罕見疾病等未滿足醫療需求龐大,根據IQVIA預估,2025年全球藥物支出上看1.6兆美元,其中,腫瘤及免疫藥物市場潛力高,未來五年年化成長率預估達9~12%。

此外,近期生技產業併購動能增溫,其中腫瘤、免疫、罕見疾病為熱門領域,加上第四季將迎來醫學年會旺季,眾多觸媒將帶動生技股評價仍有回升空間。

百達投顧表示,到年底之前,生技產業還有許多好消息值得期待,包含醫學年會與新藥試驗。其中中小型股的價值面具有吸引力,且大型企業也需要尋找新的產品發展線,也可能出現併購訊息;另外,只要新藥結果能夠持續釋放好消息,疫苗股與其他生技股的表現可能出現扭轉,在族群輪動下,可推升生技族群表現續揚。

安聯投信指出,拉長時間來看,產業創新創造利潤亳無疑問仍將是未來主要引擎,特別是癌症,罕見疾病,基因療法等創新療法;併購題材亦將持續發酵,特別是大型藥商預料將有5千億美元的雄厚實力進行併購,有利整體產業發展。(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