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台股挑戰高點 外資揭一關鍵

【時報-台北電】金蛇年一開春就面臨關稅戰與DeepSeek帶來的變數,投信法人認為,台股多頭暫緩但格局未變,尤其今年終端消費升級是關鍵,像是AI手機、AI眼鏡問世等可望再掀一波投資商機,台股去年穩定於高位,今年指數可望挑戰新高。

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核心經理人葉獻文表示,DeepSeek對AI產業是好事,因為足以證明大陸可自主開發開源模型,且技術水準不遜於國際一線廠商。但實際研發成本仍是未知數,也尚未知曉其商業模式,短期內對全球AI產業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後續觀察重點包括是否有更多競爭者加入,或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是否調降資本支出、進而衝擊產業表現。

川普掀起的關稅戰,市場實際衝擊有限,上任前非美地區貨幣已開始貶值,反映出關稅帶來影響。而針對晶片關稅問題,由於台灣市場並非直接向美國政府出口晶片,而是透過東南亞、或其他國家的系統組裝廠再出口至美國,因此關稅增加的成本最終將由美國買方承擔。因此,關稅議題應不至於影響台資企業甚鉅。

AI市場仍具發展潛力,並可關注相關新興題材。高階封裝技術需求持續升溫,數據中心加速器IC市場在2023至2028年間年均成長率達24%,通用型AI晶片CAGR為32%,客製化ASIC市場CAGR更高達45%。AI眼鏡市場正處於快速成長期,預計2030年出貨量將突破2,000萬隻,預計2025年,將有超過100家業者投入市場,投資人也可以關注。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沅易指出,今年全球景氣可望在聯準會降息及大陸刺激政策擴大等利多推升,維持樂觀看好台灣景氣電子業前景,預期川普上任後,美國關稅議題、俄烏戰爭/伊加戰火及中美競爭角力加劇等重大因素,皆可能使得全球股市再次大震盪,但不改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於半導體/ODM供應鏈完整及轉單效益擴大,預期2025年台灣GDP將呈現逐季走升,有利台股行情表現。(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