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搶救瑞信大作戰 瑞士當局秘辛曝光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在3月19日周日晚間,一場匆忙的新聞記者會公布了瑞銀集團(UBS)合併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消息,但外界不為人知的是,瑞士的政界菁英人士此前數日已經忙翻天,並秘密地籌畫這場撼動全球金融圈的變局。

雖然此前瑞士央行(SNB)和金融監管單位皆聲稱瑞信情況良好,無須擔心,但私下關起門來之時,卻忙著與時間賽跑,尋求瑞信解救方案。

數年以來,瑞信一直遭到洗錢醜聞和投資虧損的打擊,特別是2020年底Archegos的倒閉事件,嚴重衝擊到瑞信財務健康。

在3月12日有消息傳出,美國將介入矽谷銀行,為所有存款提供擔保。此時外界的焦點開始轉移到瑞士信貸,擔心該行如何保證存款人的信心。

一位在金融風暴時間擔任多家歐洲銀行紓困的調停人,他指出,在看到美國中型銀行出現問題之後,毫無疑問的,瑞銀會被點名,叫出來支援瑞信。

該名匿名的銀行家在上周一13日之時即致電瑞銀,警告瑞銀即將接到瑞士官方監管單位的電話。

兩天過後,15日的周三,瑞信陷入全面性危機,最大股東沙特的國家商業銀行(SNB)董事長Ammar Al Khudairy表示,無法再進一步金援瑞信,雖然聲稱理由是10%持股限制規定。但他的言論引發瑞信股價的崩跌,堪稱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後瑞信存款大幅外流。

但在當時,瑞士央行和監管單位FINMA仍信心喊話,稱美國的銀行業問題不會蔓延到歐洲,不會給瑞士金融市場帶來傳染風險。

廣告

瑞士財政部長Karin Keller-Sutter在19日周日稍早的新聞會上表示,對瑞信的進一步支援已經取得了協議;但是由於擔心接下來的緊急合併公告會引起恐慌,所以部長當時保持了秘密。

財長說,已經與美國和英國的財政部長密切的接觸。瑞信在這兩個國家都有大型子公司。據了解,瑞信與歐洲央行和德國央行的溝通較少,因為瑞信在歐洲子公司規模小得多。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大股東沙國SNB銀行當時對瑞信施壓,如果該行沒有撤回一些注定失敗的投資,他們可能會採取法律行動。

另外瑞信董事會在不利的環境中仍維持了一致性,主張對股東支付報酬。此一立場也準備犧牲掉債券持有人利益。

瑞士監管機關也希望避免股東利益的流失,因為這可能給瑞士這個國家帶來更大麻煩。

瑞士當局最後同意抹去160億瑞朗的瑞信AT1債券,並用30億瑞朗(收購價)來補償股東,逆轉了銀行融資的一項關鍵原則,即債券持有人的利益應該高於股票持有人。

周日晚間,一個由瑞士政府官員和銀行高層組成的委員會,宣布了合併消息。財長說,這不是紓困。瑞士央行行長Thomas Jordan稱,這是抵禦更廣泛衝擊的必要方案。

財長Keller-Sutter說,在這種情況下,納稅人獲得了保護。而在破產的情況下,將產生更大風險,瑞士經濟將付出更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