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防全球加速暖化 全球多數石化燃料應停採

【時報-台北電】最新研究指出,全球大部分已知的石化燃料蘊藏量不應該開採,如此一來人類才能有五成的機會,將全球暖化控制在增加攝氏1.5度之內。

刊登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全球90%的煤炭與將近60%的石油與天然氣不該開採,應該繼續留在地底下,這樣人類才能有50%的機會,將地球溫度控制在比工業化前增加攝氏1.5度的範圍內。

研究估計,全球石油與天然氣產量必須在2050年前每年減少3%,意味著多數地區的產量目前已經登頂,或是將在未來10年之內達到高峰。

研究報告凸顯人類破釜沉舟的對抗氣候變遷努力,與政府和企業所謂的「能源轉型」行動之間,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抑制石化燃料開採將衝擊倚重石油與天然氣的經濟體,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風險格外高,除非這些國家能快速將經濟轉型,豐富國家收入來源。

由倫敦大學學院(UCL)環境與能源經濟學家威爾斯比(Dan Welsby)帶領的研究團隊指出,各國應該停止開採的石化燃料蘊藏量各不相同,舉例來說,研究模型認為高污染的蘊藏量不該開採,例如加拿大的油砂與委內瑞拉石油。

根據報告顯示,擁有全球半數煤炭蘊藏量的美國、俄羅斯,以及前蘇聯國家,必須將97%的煤炭留在地底,澳洲的比重為95%,大陸與印度則必須保留76%的煤炭不開採。

此外,加拿大84%的油砂蘊藏量,以及中東國家將近三分之二的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不應開採。歐洲72%的石油與43%的天然氣蘊藏量應該維持完好。非洲半數石油與天然氣儲量不該動用。

研究團隊指出,控制地球升溫在1.5度內可能需要更多努力,因此報告的估算或許還有些保守。(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