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全球Q1災損 創歷年次高

【時報-台北電】極端氣候災害頻率持續上升,全球保險市場正承受空前壓力。繼2024年全年自然災害損失高達3,680億美元之後,2025年第一季全球經濟損失已達830億美元,創下歷年第一季第二高紀錄。產險業者指出,儘管第一季災損主要集中在美國,使得整體保險滲透率達六成以上,但若災害發生在新興市場國家,保險保障缺口恐進一步擴大。

根據Aon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全球災損回顧」報告,2025年第一季的全球保險損失高達530億美元。其中,美國災損最為慘重,光是加州兩場野火就摧毀逾18,000棟建築,帶來高達52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產生375億美元的保險理賠,占全球第一季保險損失71%。

此外,美國2至3月連續發生多起嚴重對流風暴(SCS),其中3月14日至16日三天內的超級風暴便造成63億美元經濟損失與53億美元保險理賠,已列入美國史上十大SCS災害之一。

亞洲方面,緬甸於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造成超過5,300人死亡,為第一季人命損失最慘重的災害。南韓與日本亦遭罕見森林大火襲擊,顯示區域災害風險已從傳統水患與颱風擴展至高溫與乾旱引發的火災災損。

回顧去年全球災損,總經濟損失達3,680億美元,但保險市場僅承擔約1,450億美元,保險滲透率僅39%。(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