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富士康鄭州廠激烈抗爭後 歐洲各專家點評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上周,對富士康鄭州廠而言是個多秋之周,先是新員工因不滿薪資結構,所挑起的大規模激烈抗議活動,接著又有大批員工拿著富士康提供的返鄉費離廠。為了安撫留下的勞工以及加速恢復iPhone產能,公司又祭出不算少的獎勵金分紅措施等。針對上述事件,路透社也報導幾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專家看法。

瑞典銀行旗下企業永續與公司治理單位Swedbank Robur認為,從富士康鄭州廠的工作場所、安全性以及整體福利各種層面來看,富士康生產設備內所發生的事件,讓人憂心且高度不樂見。

Swedbank Robur表示,在這段不平靜時期內,蘋果應該加強與富士康管理層級對話。若可以的話也要找中國大陸當局溝通,以強烈的措辭說明自己對員工權利的公司政策期望值,以及找尋穩定情勢的解決之道。

此外,富士康要遵循中國大陸對於抗疫封鎖相關規定。重要的是,公司以尊重人權方式執行這些命令時,就不會逾越政府的要求,乃至於發生不必要過於嚴苛的舉措。

芬蘭資產管理業者Nordea指出,富士康鄭州廠的情況令人擔憂。已注意到身為蘋果代工廠其中一員富士康,所處的角色是如何。所以,第一步已聯絡蘋果來了解管理層的看法以及接下來發展情況,還有將如何因應之。

德國投資公司Union Investment認為,藉由此事件也顯示供應鏈當中,勞動基準的重要性。預期這個是主要大客戶之一的蘋果,會重新主張在富士康的影響力。其實據了解,富士康的勞動基準近年來已著實改進不少,故跟其它在中國大陸也設廠的企業相比,富士康已經好很多。不過,就國際其它條件來看,還是有改良的必要。

在全球包括歐美、澳洲等各地都有據點的非營利企業責任組織SumOfUs指出,無論就消費者市場以及主要製造業地點來說,蘋果都極度依賴中國大陸,這一點是充滿極大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