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美國參議院拍板 加強控管孔子學院
【時報-台北電】美國參議院5日通過提案,決定加強控管孔子學院,該案目前必須等眾議院通過,並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生效。
路透報導,中國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出資設立孔子學院,該提案意在加強控管防範當中風險,根據提案內容,除非孔子學院保證完全受控於所在的學院或大學,包括撥款及工作人員,否則設有孔子學院的所有大學校院,其聯邦補助金有可能被刪。(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楊日興)
【時報-台北電】台股連續兩日站穩萬七,傳產金融類股領軍大漲及電子股撐盤輪漲功不可沒。隨著進入美股、台股第一季財報發布高峰期,挑選萬七法人卡位股有中鋼(2002)、聯電(2303)、華邦電(2344)等個股。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台股突破萬七,價量未失控,外資雖未積極參與,然融資餘額不斷攀升,螞蟻搬象實力再現。上周台股由傳產類股大漲帶動,如中鋼、長榮、南亞等,電子股則因世芯-KY第一大客戶遭美國制裁的突發事件跌停五天而遭到拖累。 台股萬七守穩兩日後,預計將啟動驚驚漲行情,依據法人選股建議挑選上市櫃個股中第一季合併營收年增、季增及三大法人連續三周站在買方的個股有中鋼、聯電、華邦電、南亞、元大金、群益證、台塑、萬海、京元電子、遠東新、東和鋼鐵、晶豪科、中鴻、技嘉、威剛、亞聚等個股;上述16檔個股中傳產有十檔,電子六檔,台股的氣氛已不單靠著電子股表現。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認為,本土法人投信的資金陸續將電子股資金轉向傳產,持股大幅度轉換,以鋼鐵、航運、塑化為主,主要考量今年業績走揚、漲價及抗通膨的題材,資金搬移過程使得台股的電子轉弱,傳產轉強,密切關注投信動態。 不過李學詩認為,進入美股超級財報周及法說會高峰期,其中21日及23日分別是艾司摩爾及英特爾財報揭露,投資人留意後續動向,美股財報周登場後,資金可能由傳產股轉向電子股。 中鋼上周股價漲幅25.76%,受惠國際鋼價及5月內銷盤價全面大漲,外在環境催化因素有美國基建計畫和大陸的碳中和轉型。至於8吋晶圓代工聯電則在台積電在15日法說會預告成熟製程需求強勁及美國持續制裁中芯的雙利多,獲得法人的資金回頭加碼。 貨櫃航運三雄之一的萬海專營近洋亞洲航線,亞洲航線運價三倍年增起跳,再加上亞洲航線以現貨運價計價,使得去年EPS為5.1元,是三雄獲利之冠,萬海已投入美西航線,今年3月美西航線運力倍數成長,今年萬海獲利不容小覷。 李學詩表示,台股類股輪動持續上攻,選股難度大增,21日台指期將結算,留意波動,本周台股指數區間看16,800點至17,300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一名女網友表示,以前她還在上班時,只會將賺來的錢存在銀行裡,但每年的利息卻只有幾百元;直到後來生小孩離職以後,她便將之前的一部分收入投入股市中,本金大約40萬元,雖然看似不多,但她放7年以後,竟然滾出...
【時報-台北電】旺宏(2337)第一季受惠於NOR Flash供不應求及價格調漲,3月合併營收月增19.8%達36.0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1%,第一季合併營收季減5.2%達96.2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3%。旺宏預期NOR Flash需求持續增加,供給吃緊至少延續兩年。 旺宏指出近年來並沒有供應商擴產,而若現在買設備到量產估需達兩年時間,NOR Flash供給吃緊情況恐延續兩年,由於客戶需求大幅增加,產能無法滿足需求,法人預期價格逐季上漲。旺宏股價16日以47.15元作收。(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涂志豪)
台股由鋼鐵、塑化、原物料、航運四大類股帶頭衝,周線連四紅,上周五收在1萬7158點,順利突破前高、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美股道瓊也突破3萬4200點歷史高價;法人表示,大盤短期將高檔區間震盪,呈現「驚驚漲」的態勢,現在就等台積電等電子科技績優股接棒,台股就有進一步挑戰「萬八」的機會,預估電子股接棒時間會落在4月底。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神盾(6462)、敦泰(3545)上週宣布終止合作,神盾將以採取盤後鉅額交易的方式出清所有手中敦泰股票,近期敦泰股價強勢剽悍,相較於雙方宣布合作時的30元左右,敦泰上周五收在220.5元,已經是當初的逾7倍,神盾該筆業收益將相當可觀,今日神盾、敦泰股價表現值得關注。 神盾董事會上周通過,以盤後鉅額交易方式處分敦泰普通股股票,並授權董事長於適當時機進行處分交易,每單位價格為交易日前一天收盤價上下10%與投資人議定之,由於去年雙方交易時,敦泰股價約在30元附近,但近來受惠TDDI漲價浪潮,敦泰股價掀起一波強勢飆漲,上周五收在220.5元,已經是當初的逾7倍,神盾該筆業收益將相當可觀。 神盾原與敦泰合作共同開發下世代全屏指紋觸控與驅動整合(FTDDI)技術,於109年5月經董事會決議投資並持有敦泰3396萬6575股,占該公司16.14%之股權,惟由於面板技術與市場變化快速,致原合作計畫未能符合市場需求,因此,經董事會通過,終止與敦泰之合作關係並預計出售全數股權。 敦泰表示,原預計與神盾共同合作,開發全屏指紋觸控與驅動整合技術,由於面板市場變化快速,雙方經營團隊經過一段時間評估磋商,同意終止技術合作關係,因此,神盾於4月16日公告處分對敦泰持股。同時,為了穩定敦泰在股市盤中的交易狀況,採取盤後鉅額交易的方式辦理,另外,針對人機介面相關技術的市場推廣及技術布局,敦泰已耕耘多年,未來,敦泰有信心能滿足客戶及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營運成果,為股東、員工創造更大價值。
MoneyDJ新聞 2021-04-19 07:08:58 記者 黃文章 報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4月16日多數下跌,因擔憂中國經濟將有所放緩。期銅下跌1%,報每噸9,190.50美元。期鋁下跌0.9%,報每噸2,318.50美元。期鉛上漲0.9%,報每噸2,035美元。期鋅下跌0.3%,報每噸2,855.50美元。期錫上漲0.9%,報每噸26,585美元。期鎳下跌0.1%,報每噸16,345美元。上週,銅鋁鉛鋅錫鎳漲跌幅分別為3%、2.7%、3.1%、0.7%、3.4%、-1.6%。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布里斯曼(Daniel Briesemann)表示,中國數據乍看很好,但動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降溫了。大陸第一季GDP年增18.3%,創1992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增速,但略遜於路透調查預估的19%。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14.1%,低於預估的17.2%。 世界鋼鐵協會報告表示,2021年,全球粗鋼需求量預估將年增5.8%至18.74億噸,相比2020年的需求量為年減0.2%。2022年,全球粗鋼需求量可望繼續增長2.7%至19.25億噸。報告表示,去年全球粗鋼需求在疫情衝擊下能夠僅有小幅下滑,主要是受到佔全球粗鋼產量半數以上比重的中國大陸去年需求量仍年增9.1%的帶動;不過,大陸今年的需求增長將放緩至3%,2022年更將僅增長1%,主要因為去年經濟刺激計劃的補貼逐漸減少的影響。 世界鋼鐵協會經濟委員會主席雷梅希(Al Remeithi)表示,去年中國以外的全球粗鋼需求年減10%,今年已開發經濟體的粗鋼需求表現也仍將落後,預期至2022年,已開發經濟體的粗鋼需求也仍無法回到疫情以前2019年的水平。未來幾年全球粗鋼需求預期將持續復甦,但已開發經濟體的粗鋼需求要完全恢復可能需耗時數年的時間。 美國鋁業(Alcoa Corporation)4月15日盤後公布,2021年第一季,該公司營收年增20.5%至28.7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79美元,雙雙優於分析師的預估,主要受惠於鋁價的上漲;相比去年同期為每股虧損0.23美元,去年第四季為每股盈餘0.26美元。倫敦鋁價本週甫創下3年以來的新高,美國鋁業第一季平均銷售鋁價為每噸2,308美元,較前季上漲20.5%,較去年同期上漲16%。美國鋁業股價盤後上漲4.1%。 美國鋁業表示,該公司第一季鋁土礦產量1,190萬噸,較前季的1,220萬噸減少30萬噸,但較去年同期的1,160萬噸增加30萬噸;第一季氧化鋁產量332.7萬噸,較前季減少1.3%,較去年同期增加0.9%;第一季原鋁產量54.8萬噸,較前季減少2%,較去年同期也減少2.8%。美鋁預估今年的鋁土礦出貨量約4,900-5,000萬噸,氧化鋁出貨量1,390-1,400萬噸,原鋁出貨量270-280萬噸。 美國鋁業執行長哈維(Roy Harvey)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生產全球半數以上的鋁,但大陸為達到減排的目標,已經開始限制鋁產能的增長,這會使得全球鋁市出現結構性的變化,鋁市長期以來供給過剩的局面也將出現翻轉,對全球鋁市來說都是非常關鍵性的一個變化,鋁市的基本面以及鋁價也將因此受益。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時報-台北電】友達(2409)訂單能見度延長,第二季、第三季均有不錯能見度,該公司將參展Touch Taiwan 2021,前景樂觀之下,三大法人同步轉向買超,單日買超張數合計達8,803張,友達股價因此小拉尾盤,16日收漲2.17%,以25.85元作收,股價站上5日均線。 友達高層日前表示,第二、三季訂單能見度都不錯,工廠持續滿載。友達今年也有小量產能投資,計劃把昆山6代LTPS面板廠的產能由2.5萬片提升到3.6萬片,預計2022年第三季投產,預估今年資本支出將達220億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淑惠)
【時報-台北電】佳能(2374)拚轉型,業內擬具了朝車用、光學檢測儀、監視系統布局的新方向,業外則有處分南港大樓的挹注。此外佳能近期傳出有意清算旗下子公司奇卓科技的消息,對此,佳能僅低調表示,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沒有整合效益的業務會考慮予以切除,以利於費用的控制。 佳能16日召開董事會針對因短期融通資金之必要、將資金貸予子公司奇卓科技的事宜,通過展期續借,惟會中亦同步通過清算奇卓科技的議案,佳能指出,內部規畫在110年12月31日前完成所有法定程序改善缺失。 佳能係於2018年以1.4億元的價金從奇偶手中併下奇卓科技,並納為旗下子公司。奇卓創立於2015年,專長為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 的智能演算法,具有即時人臉辨識及人形識別等相關技術。著眼於併購奇卓,是佳能在併進玻璃模造鏡頭廠一品光學後的另一創舉,也讓市場對佳能跨入AI領域寄予厚望。 針對清算子公司奇卓科技的議案,佳能表示,奇卓併入佳能迄今已經3年了,經過這段時間的來回印證,發現奇卓對佳能未來的發展沒有整合的效益,所以決定忍痛切除,預料此舉應有利於費用控制。不過,佳能也強調,在清算後,奇卓的關鍵技術團隊將會併入佳能,以助力佳能的技術再往上升級。 佳能近年整頓動作不斷,除了擬整併奇卓外,今年初佳能才剛通過由旗下子公司東莞能率科技吸收合併東莞銓訊電子的事宜,經過不斷的調整,佳能的體質已初步見到改善,特別是毛利率部分,更一舉由2019年的13.33%提升到2020年的17.05%,整整上揚了3.72個百分點。 除了持續整併、改善競爭力外,佳能也積極投入新品的研發,其中研發年餘的光學檢測儀已於今年進入小量生產。另受惠於遠距上班(WFH)趨勢成型,佳能360度的視訊會議、視訊相機相關產品接單持續暢旺。 佳能指出,去年此部分的營收佔比已來到30%至35%,今年內部期望再往上拉高5個百分點,上看35%~40%,不過,近期受到料源不穩的影響,出貨不順,能否達到預定目標,仍得視晶片的供應狀況而定。 雖然佳能今年仍處於轉型期中,本業轉盈還有得拚,不過因日前出售南港大樓業外即時進補,初估處分利益高達10.6億元,影響每股盈餘達3.76元,今年獲利轉盈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鄭淑芳/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自行車族群受惠市場需求持續強勁,且克服了缺料與缺櫃的挑戰,第一季營運超乎市場預期,無論整車廠的巨大(9921)、美利達(9914),或是零件廠的桂盟(5306)、日馳(1526)、利奇(1517),第一季營收分別激增四至九成,均繳出刷新同期新高的佳績,預期自行車族群第一季獲利表現亮眼可期。 由於全球各主要市場自行車庫存仍然偏低,無論整車廠、零件廠全力生產對應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預期這波需求將持續至年底;尤其電動自行車(e-bike)熱潮方興未艾,成為自行車族群未來營運穩健成長的主要動能,法人最看好巨大、美利達、桂盟的續航力。 內外資研究機構認為,隨著自行車持續供應零售市場需求,同時必須彌補通路的庫存缺口,將使自行車雙雄營運能見度延伸至2022~2023年,同步給予美利達、巨大「買進」投資評等,並分別將巨大、美利達合理股價調升至400元以上,不僅點燃自行車族群上攻行情,也讓雙雄競逐股王之戰更形激烈。 上周,美利達股價最高飆上368元、巨大364.5元,紛紛刷新上市以來的新天價,雙雄總市值均已飆破千億元大關;就連鏈條龍頭廠-桂盟也飆到248元的新高價。巨大4/16收盤價以355元超車美利達的354元,下周股價競逐賽更具可看性。 巨大第一季合併營收206.05億元,年增54.68%,首季自有品牌銷售及代工業務同步成長。法人表示,巨大去年外銷歐美的自有品牌電動自行車年增34%,帶動單價攀升與產品組合優化,抵銷匯率影響,挹注去年營收與獲利創高;由於全球各主要通路庫存偏低,預期巨大今年自行車總銷售量年增一成,獲利有望續創新高。 此外,美利達第一季合併營收80.23億元、年增52.56%,創同期新高,電動自行車熱銷是重要關鍵。法人表示,美利達持全球高階自行車領導品牌Specialized(SBC)35%股權,也是SBC電動自行車唯一代工廠商,去年SBC稅前獲利貢獻64%,預估今年稅前獲利貢獻61%,業外獲利大進補,助攻美利達今年營運續攀高峰。 另外,桂盟第一季合併營收17.86億元,年增近63%,創歷史同期新高!桂盟看準電動自行車在歐美市場持續發燒,已推出電動車專用鏈條,去年出貨量年增20%,今年規劃增加更多產能因應電動車成長的需求,隨著自行車產業持續增溫,桂盟的營運可望更上一層樓。(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曾麗芳/台中報導)
【時報-台北電】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3711)第一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747.6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加入EMS事業的集團合併營收1,194.70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由於封測產能嚴重吃緊且價格調漲,日月光投控今年將擴增打線機台產能因應強勁需求,加上蘋果大舉釋出系統級封裝(SiP)訂單,法人看好日月光投控營運一路旺到下半年。 日月光投控第一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季增1.4%達747.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4%並創下歷史新高,加入EMS事業的第一季集團合併營收1,194.70億元,較去年第四季下滑19.8%,但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2.7%,改寫歷年同期新高。 蘋果今年除了推出新款iPhone、iPad及MacBook,AirPods藍牙耳機出貨將創歷史新高,並可望推出藍牙追蹤器Airtag。蘋果在各產品線擴大導入SiP技術並擴大釋出訂單,日月光投控成為最大受惠者。 法人表示,日月光投控今年將拿下更多蘋果SiP訂單,除Apple Watch、WiFi 6/6E、AirPods等SiP模組訂單,也拿下iPhone中的超寬頻(UWB)模組及毫米波天線整合封裝(AiP)等SiP模組訂單。此外,蘋果今年可望推出Airtag及全新一代監視器Pro Display,日月光可望成為Airtag UWB模組及Display SiP模組的主要代工夥伴。 日月光投控今年以來封測產能維持滿載,打線封裝產能短缺預期會延續一整年,第二季將再度調漲價格。日月光投控原本預估今年將增加1,800台打線機台,現在則加速擴產腳步,預估全年最多將增加近3,000台打線機台以滿足客戶強勁需求。 隨著打線機台建置逐步完成並進入量產,植球封裝及測試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加上封測代工價格逐季調漲,法人預估日月光投控第二季營運明顯回溫,集團合併毛利率將回升至19%以上。日月光投控預期集團合併營收今年逐季成長,且目標將進一步改善集團營業利益率1.5~2個百分點。 日月光投控預估今年不含記憶體的邏輯晶片市場較去年成長5~10%,今年封測業務的美元營收年成長率目標達邏輯晶片市場成長率的二倍,EMS事業年成長率會高於封測事業,加上日月光及矽品結合綜效及經濟規模顯現,將持續帶動封測事業利潤率提升。(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宏達電(2498)股東會前融券最後回補帶動買盤,今年股東會紀念品折疊椅似乎也打中不少散戶的心帶動下,股價出現久違的強勢,從3月底起緩步攻堅,至上周四、五連續兩天噴出並且強攻漲停,即便上周五爆出近6萬張大量,收盤時委買張數仍高掛5000多張。 宏達電上周五股價來到39.45元,創下2019年底以來最高價,而外資也從3月底連續買超,尤其上周四外資大舉買超4000多張,讓累積至上周五為止已買超超過1.45萬張,成為宏達電大漲的原動力之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吳筱雯)
【時報-台北電】台股連兩日站上萬七及創歷史新高,本周將有11檔個股除息,增添台股除息行情走勢,專家看好美股續揚行情、類股健康輪動及Q2基本面佳等三大利多,指數將上看17,500點,原物料及漲價概念股可望續攻。 美四大指數除那斯達克指數外,4月都創新高點,值得注意的是,美10年債創1.77%高點後拉回,加密貨幣18日出現爆倉式下跌,增添股市不利變數。 此外,隨公司法第240條修正後,股東會前配息的比重大增,目前已有35檔個股提前配息,本周共有仁寶、尚凡、至上及台燿等11檔個股揭開除息序幕,因資金行情爆發,有利除息行情走勢。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指出,台股從去年8,523低點已大漲一倍,股價淨值比拉升近2.5倍近年新高點,技術面過熱,剛好世芯-KY事件影響拉回作適度換手震盪整理,有利後市穩健續航,目前美10年債殖利率拉回,美元指數也由93.44回軟至91.49,台股資金行情仍維持熱度,經濟成長率上升為4.64%至5%及企業獲利成長20%以上,將支撐第二季行情表現。指數上檔壓力為16,238和16,579兩高點連線的17,500點,而2月高檔16,579點突破後,上周拉回測試守穩反彈,已形成低檔支撐。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拜登上任以來推出紓困案、擴大基建方案以及召開半導體產業峰會,4月20日為其上任百日,政策持續偏多有利經濟成長,而近期美股道瓊及S&P500兩指數創歷史新高,那斯達克費及城半導體兩指數為歷史次高,FED宣示2023年前不升息,加以美國國會議員醞釀提案限制14奈米製程產品輸中,有利台灣半導體產業接單。 陳奕光表示,本周有21日台指期結算,由於外資台指期仍有2.88萬口空單,選擇權也偏空,預期盤勢先上攻再拉回,上檔以年線13,483點乖離30%估算可達17,527點,下檔月線16,563點有強勁支撐;短線看好IC設計、晶圓代工(聯電、力積電)、面板,非電看好鋼鐵、貨櫃、塑化、紡纖、橡膠及金融股。(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花旗集團近日宣布出售包含台灣的13個消費金融業務市場,花旗內部為更密集關注可能的業務影響,啟動部門風險監管作業,持續回報管理層峰最新情況。據了解,該項消息發布三天來,市場衝擊度已慢慢消散,除了信用卡卡友針對持有的紅利加快兌換,財富管理客戶在理專溝通下暫時採取觀望,絕大多數沒有就資產配置作出激烈行動。 花旗本次撤出13個消金市場的決定是由花旗集團新任執行長范潔恩(Jane Fraser)宣布,第一時間引起13個相關市場震驚和不解,但才三天時間,主流社群平台LINKEDIN、Twitter已出現支持范潔恩決定的新風向,認為被點名的13個市場地理位置分散、短期和長期利益都不存在,在疫情期間要調配人力十分沒有效率,且范潔恩也是在逐步落實2020年美國聯邦機構對花旗集團要求的風險管理系統大改造。 花旗集團總部的簡化與改革計畫去年下半年就持續討論,由於疫情隔離因素,花旗台灣管理高層一直無法親自赴美說明,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莫兆鴻、總經理張聖心等高階主管,靠著密集的視訊會議和美方溝通,亦持續說明花旗在台灣近60年來的營運表現「成功亮眼」,應維持台灣的消金和企金雙引擎獲利模式。但集團最後還是作出出售台灣消金業務的決定,僅保留法金和企金業務。莫兆鴻強調,出售業務「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時間表」,在此期間,對於消費金融營運沒有任何變動,同仁的工作權不會有立即的影響。(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浮誇系餐廳,標榜有味覺和視覺饗宴,不過到底有多浮誇?位在西門町一家精品級吃到飽餐廳,一進去,讓人擁有如皇帝般的體驗,火鍋、餐具鑲有金龍,還有一座巨大的金龍,會自動升降,可以讓顧客坐在上頭,拍照打卡,趣味十足。業者透露,店內懸掛的金龍,可是耗資六百萬元打造,天花板還布滿,色彩繽紛的復古燈籠海,有著濃濃的宮廷風。另外,特色餐點則有,火焰牛排和噴火香腸,裡頭裝有高粱酒,一點燃,隨即飄出濃濃酒香。(民視新聞網/李雯珂 張庭翔 台北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節能空調.抗菌冰箱 本土家電品牌打造精品家電花旗退台消金市場 信用卡戶嘆「紅利怎麼辦?」快新聞/要掏空將來銀行? 中華電信澄清:絕無不法
【時報-台北電】日前全美最大比特幣交易所Coinbase上市激勵比特幣及一票加密貨幣上漲,沒想到才過幾天又因謠傳美國將對金融機構涉及加密貨幣洗錢開罰,使比特幣價格跌至3周低點,再度突顯加密貨幣市場大起大落的風險。 回顧Coinbase上市前夕,市場高度看好加密貨幣市場前景,推動比特幣價格衝破6萬美元大關,並在4月14日創下64,829美元歷史高點,沒想到18日亞洲盤中比特幣價格在15分鐘內重摔至52,148美元,創下3周低點。 根據追蹤網站Coindesk資料顯示,比特幣最新價格下跌10%,報54,662美元。以太幣價格跌幅也達13%,其他諸如瑞波幣、萊特幣、比特幣現金等加密貨幣價格跌幅在17%至20%不等,狗狗幣也下跌6%。 儘管18日加密貨幣市場爆跌的真正原因不明,但外界傳聞美國財政部打算對涉嫌加密貨幣洗錢的金融機構開罰,使先前因Coinbase上市股價大漲而過度樂觀的投資人信心再度受到打擊。 14日Coinbase在那斯達克直接上市,開盤價381美元比參考價250美元高出52%,使公司市值逼進千億美元,也讓一票大股東立刻拋售股份兌現。 以Coinbase創辦人兼執行長阿姆斯壯(Brian Armstron)為例,他在公司上市當天分三批賣出共75萬股Coinbase股票,各批價格在381至410.40美元不等,總計進帳2.9億美元。這些股票在阿姆斯壯持有的所有Coinbase股票中僅占1.5%。 無獨有偶,Coinbase大股東威爾森(Frederick Wilson)也賣出470萬股,總計進帳18.2億美元。威爾森經營的創投公司Union Square Partners也透過旗下基金出售470萬股Coinbase股票,同樣進帳18.2億美元。 據了解Coinbase上市當天現有股東一共賣出價值50億美元的股票,其中有三分之二都來自威爾森及Union Square Partners。(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時報-台北電】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吃緊,又適逢車用、消費性等客戶拉貨力道強勁,使CMOS影像感測器(CIS元件)面臨全面缺貨,目前索尼、三星及安森美等IDM大廠接單已經滿到年底,且不斷調漲報價,累計上半年漲幅至少有兩成左右水準。 法人看好,晶相光(3530)、原相(3227)等CMOS影像感測器廠將可望同步受惠,搭上CIS元件漲價商機,推動第二季業績力拚改寫新高水準。 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吃緊,當中又以8吋成熟製程最為緊缺,且當前車用客戶拉貨力道全面升溫,加上消費性客戶擔心後續缺料,追加訂單力道強勁,在車用、消費性等客戶拉貨力道同步強勁效應下,使大多在8吋成熟製程投片量產的CIS元件市場供給相當吃緊。 目前索尼、三星及安森美等IDM大廠在客戶拉貨力道積極效應下,已經開始擴大委外訂單生產。供應鏈指出,目前IDM大廠CIS元件訂單都已經排到下半年,且陸續調升報價,累計上半年漲幅至少達到兩成左右水準,但目前需求強勁及產能吃緊效應下,客戶對於調漲報價普遍都能接受。 法人指出,由於CIS元件市場需求暢旺,加上IDM大廠幾乎全面調漲價格情況下,原相亦在2020年第四季起開始陸續向客戶溝通漲價,且隨著晶圓代工、封測廠在2021年上半年再度調升報價,原相亦持續向客戶反映成本提升問題。 至於晶相光部分,法人表示,由於與晶相光長期合作的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在2021年產能已經幾乎全滿,加上訂單仍持續湧入,力積電亦開始調漲報價,晶相光為反映成本提升,已經確定在第二季開始調升價格,加上消費性、安防等客戶拉貨動能續強,代表晶相光第二季起營運將可望持續攀升,使2021年業績繳出逐季成長的成績單。 晶相光公告3月合併營收達3.42億元、月成長50.2%,相較2020年同期成長31.6%,累計2021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9.23億元、年增54%,改寫歷史同期新高。(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蘇嘉維/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台股加權指數站上新高,推升台股基金也出現近八成淨值創新高的榮景,近年來持續看好台股表現的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台灣製造業的轉型,改變了過去企業微笑曲線的樣貌,台股應該有被重估的價值,隨微笑曲線的拉升,台股投資價值也提升,台股基金的投資熱潮可望延續。 產業研究員出身的張錫,是國內少數具操盤實戰經驗的投信董事長,對國內產業趨勢發展的訊息相當敏銳,接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之後,非常關注規模停滯不前的台股基金,從大力推廣定期定額觀念,到支持基富通平台退休定期定額基金專案,都可見他對推動台股基金成長的用心。 台股基金規模創新高 台股基金今年初來到近3千億元大關,創下近11年新高。2020年投信核准募集的台股基金共募集了420.2億元,創近五年新高紀錄,另外兩檔台股ETF也吸金326.6億元,兩者挹注台股的資金高達747億元,是2019年的13倍。 近年面對媒體訪問有關台股行情看法,張錫向來從產業基本面出發評論。從2017年初台股尚未攻克萬點時,他就大膽預測萬點只是開始;而在萬點行情剛啟動時,他就預言萬點將成為常態,並直接點出蘋概股、稅改的利多效應可期;隨後他率先看到5G、物聯網的趨勢,加上台股高殖利率的優勢,即便指數跌破萬點,他絲毫不改長中長線持續看多的看法,更在今年3月就直言,半導體產業將領軍台股攻上萬八。 預言精準 中長線看多 張錫透露,他在去年開始就發現台灣產業轉型上的大轉變,以過去評估台灣產業價值的微笑曲線來看,已經明顯發生改變,也就是從微笑的曲線逐漸走向「一字型」,這意味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反映在台股的投資價值上,就應該用更高的評價來看台股,這也是他持續看好台股的主要原因。 微笑曲線最早是1992年由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提出,微笑嘴角的兩端分別代表技術專利與品牌服務,中段則代表組裝製造,縱軸以附加價值來呈現,整體呈現的意涵主要是企業要提高附加價值,應朝嘴角兩端發展。 中段組裝製造占盡優勢 不過,張錫認為,近年全球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且產品走向客製化與精密化發展,中段的組裝製造占盡優勢,去年各科技產業都出現缺貨潮,反映在微笑曲線上,就是中段的占比和附加價值都同步拉升,台股中很多企業得以充分發揮優勢,在把微笑曲線拉平的同時,就是企業的價值也跟著提升,因此沒有理由看淡台股。 電動車鏈 下座護國神山 張錫分析,整體製造業的轉型凸顯了台灣企業的優勢,而且這趨勢不是只在半導體產業,而是整個台灣供應鏈都有漲價的情況,半導體產業只是領頭羊,例如電動車市場的供應鏈發展也逐漸轉向台灣廠商,就有機會成為下個護國神山群。 因為看到了台灣投資新價值,張錫對於台股和台股基金幾年內的發展樂觀且有信心,他認為,這就是台灣的新優勢,隨著未來企業獲利數字反映出台灣基本面的扎實,錢自然會回流到台灣,台股沒有走弱的理由;況且參與台股的管道不再只有台股基金,還有台股ETF、連結基金、零股交易、投資型保單等,都是推升台股投資熱潮的原因。(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