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銅價本周震盪偏強 期鋁周漲近3%
【時報-台北電】綜觀近一周倫敦(LME)基本金屬情勢,本周倫敦(LME)銅價整體呈現震盪偏強格局,雖然期間一度因美元走強與中國需求數據不佳而短暫回落,但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庫存持續大幅下降、取消倉單數據顯示後續實物流出壓力仍大,以及中美貿易談判傳出樂觀訊號的帶動下,市場對短期供應吃緊的預期推動銅價反彈,帶動本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走勢小幅上漲。
由於美元指數上漲,人民幣貶值,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對非美市場購買力轉弱,LME銅價一度承壓回落。不過,儘管中國洋山銅溢價下滑至三個月低點每噸41美元、顯示進口需求偏弱,但LME倉庫銅庫存持續流出,限制銅價進一步下跌,6月9日,銅價大幅反彈逾1%,LME數據顯示,當日庫存減少1萬噸至122,400噸,與2月高點相比已減半,且另有67,800噸取消倉單的金屬即將離開LME系統,其中多數流向美國,市場預期美方可能進一步對進口銅加徵關稅,刺激買盤推升美國當地銅價,進而帶動全球銅價走強。同時,美國與中國在倫敦重啟貿易會談,雖尚未有重大突破,但提振市場情緒。6月10日,銅價小幅回落,市場情緒受中美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影響。儘管美方高層表示談判進展順利,但具體成果仍待觀察,市場因此出現觀望氣氛。不過LME庫存當日再減少2,000噸至120,400噸,仍維持對銅價一定支撐。但由於中國5月精煉銅進口量報42.7萬噸,較4月下降2.5%,洋山溢價進一步下探至每噸38美元,顯示終端需求持續疲軟。同時,中美談判遲遲未能緩解市場對關稅爭端的憂慮,銅價再次走弱。但值得注意的是,LME庫存已下探至119,450噸,取消倉單顯示將有約70,700噸即將提貨離場,其中多數預計流向美國,反映供應壓力仍在。儘管中國需求前景偏弱,但庫存持續下滑在本週為銅價提供堅實支撐。綜合來看,本周銅價走勢雖受宏觀情緒波動與中國需求數據壓制,但在庫存大幅去化與貿易政策預期支撐下,價格重心呈現上移,後續仍需關注中美談判結果、美元走勢及中國基建與製造業復甦進度,這些因素將影響銅價中短期走勢方向。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 (20250606~20250612)
6/6三個月期鋅下跌20美元,報每公噸2666美元。
6/9 三個月期銅報每公噸9793美元,銅價漲逾1%。
6/10三個月期鎳下跌103美元,報每公噸15318美元。
6/12三個月期銅上漲54美元,報每公噸9702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