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無好壞 適合最重要!

文;歐陽姚

商品無好壞 適合最重要
商品無好壞 適合最重要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民眾的社交活動也開始恢復。上周參加一場朋友間聚會,席間一位投資人,由於近日操作股票得當(買進標的連續漲停),讓他得意地說了一句「賺錢真容易啊!」

此話一出,在座的有人投以羨慕的「眼神」,有人則暗自恨得「牙癢癢」;為了打破尷尬,安撫眾人,便說了二個投資觀念。

首先請大家接受,XXX能賺到股市財,是他的本事(包括:對標的的研究、執行力、資金比例、性格、甚至是抗壓能力…);其次每個人一定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商品;就像保險雖然是避險工具,但也確實有人利用保險獲利。

*找出適合自己的商品!

一位資深投資人對於「基金」不太認同,便問我的看法。我則反問他為何不認同,他表示:

  1. 「基金」的標的也是股票,投資人何苦要透過「基金」,直接買股票不是更簡單。

  2. 「基金」要收多項費用,成本比股票貴很多,尤其是「經理費」既然收了經理費,卻又不保證獲利,哪有這種好事?

像他這種資深投資人,既懂股票又有時間,當然自己操作就好;但是對於不太瞭解股市又不會選股的人,基金就省事多了。特別是年輕人資金不太多,透過定時定額可以規律買進,平均持有成本(當然也可以買零股)。

「基金」與「股票」最大的差別,在於股票太易於買賣了,賺個1、2元,只要敲下鍵盤就可以將股票賣掉;比較少人會如此頻繁的操作基金。

然而在投資市場有持有越長久,勝算機率越大的說法。一來是長期買進,可以累積部位、再者長時間也比較容易累積獲利。

所以,認同資深投資人對於「基金」看法者,可以直接買股票;反之,利用「基金」小金額、長時間…等特性,也可以輕鬆投資。

廣告

*投資的前提是獲利;獲利的前提是保本!

有理財講師以「通膨讓定存出現100%風險」為題演講。他的理論是:現在銀行

的定存利率,根本無法打敗每年的通貨膨脹率,也就是從實質購買力來看,只會愈存愈窮。

理財講師的說法基本無誤;但比起通膨,有時投資造成的虧損,更甚於通膨的威力。舉例來說:台灣近年每年通膨率約2%左右,如果將錢定存銀行年利率1%,則每年錢縮水1%(1%利率,抵掉1%通膨),10年資金縮水10%;但是一次投資失利10%,卻是稀鬆平常的事(股票一根跌停板就10%)。

所以,打敗通膨要找到能抗通膨的資產(代表商品是房地產);若是找不到能打敗通膨的產品,又因擔心通膨而胡亂投資,就不如守住本金。

★延伸閱讀★

「時間」到底等不等於「金錢」?!

錢在哪裡 眼光就該在哪?!

拋棄二條件 求職路更寬?

投資是數學 還是心理學?!

創業成功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