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美拚半導體製造 浪費又徒勞

【時報-台北電】對於兩岸的地緣政治風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直白剖析,對於美國、中國、台灣間的複雜情況,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友誼」,在台海沒有戰爭的狀況下,增加美國半導體製造是「浪費且昂貴的徒勞做法」;倘若台海發生戰爭,「美國要擔心的就不會只有晶片而已」。

美國重要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在最新Podcast中邀請到張忠謀,談論張忠謀由上海到美國的生平事蹟、到台灣創立台積電的契機、以及美國半導體製造問題等。張忠謀認為,美國要增加半導體製造是浪費且昂貴的徒勞做法(a wasteful, expensive exercise in futility)。

張忠謀指出,半導體製造所具有的競爭優勢,幾乎完全與人才有關。美國在1970~1980年代選擇了新的道路,讓製造業人才再受訓後去從事高薪的工作,這對美國而言不是壞事,但對美國的晶片製造業來說就帶來了挑戰,無法增加投入製造業的人才。至於台灣因為人口眾多,這也是台積電的晶圓製造得以成功且不可或缺的條件。

張忠謀表示,當美國及其它國家的專業人才由製造業移出後,台灣因為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可以成為設立晶圓代工廠的理想地點。美國現在是全球擁有最多晶片設計人才的地方,而且是全球最好的設計人才,但台灣的設計人才不多,台積電更是完全沒有。然而,若美國要發展成功的半導體製程,就得正視其製造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

張忠謀提到,台積電發展初期雖然在半導體製程節點落後,但良率卻非常高,所以台積電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透過成立晶圓代工廠,避開弱點並強化優勢,因為晶圓製造代工並不需要設計,只需要專注在製造。

廣告

美國拜登政府日前已通過晶片法案(Chips Act),將補助半導體製造廠商超過500億美元,藉此強化美國半導體製造產業。台積電已決定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張忠謀表示,他2018年已經退休,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不是他的決定,是在美國政府敦促下,現在的經營團隊認為應該赴美。

張忠謀舉例,台積電在奧勒岡州的晶圓廠營運已25年,營運初期曾天真的以為成本能與台灣相當,但兩地差距很大,同樣產品在奧勒岡州廠內生產的成本就是比在台灣生產高出50%,多年後台積電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差距。

張忠謀認為,若要努力增加美國半導體製造產能,將會同步面臨單位生產成本大幅增加的情況,在全球化的半導體市場中並不具備競爭力,尤其是要跟台積電這樣的公司競爭。(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涂志豪/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