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政經黑天鵝衝擊 壽險雜幣避險成本升

【時報-台北電】壽險業去年底面對南韓戒嚴黑天鵝,韓元12月重貶5.4%,新台幣雖貶值,但直接衝擊壽險利用雜幣替代避險的操作,加上美股震盪未能積極實現資本利得,21家壽險中有16家虧損,整體壽險稅前虧損108億元,壽險業者表示,韓元是一次性的政治事件,今年1月已恢復正常,面對川普2.0,部分壽險開始調降一籃子替代避險的比重。

去年12月美股下跌、台股震盪利空,多家壽險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國內外投資收益僅806億元;其次新台幣僅貶值1%,因韓元重貶相差達五倍,衝擊一籃子替代避險比重高,押韓元比重較高的公司,避險成本驟增。

12月新台幣貶與11月相當,12月壽險海外投資若未避險僅有1,300億元兌換利益,月減逾600億元,正因替代避險呈負貢獻所影響,不計入避險工具成本的避險利益轉為負69億元,部分公司必須動用外匯準備金沖抵,整體壽險當月稅前虧損108億元,僅五家獲利。

去年新台幣有九個月貶值,避險工具成本是壽險業最不能承受的痛,全年付出3,851億元達史上新高,近兩年光是花費高達7,453億元,全年淨匯損高達3,029億元,創史上新高並首破3,000億元。

為降避險成本,去年底友邦、新光、凱基、台新等四家壽險公司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共一次性提存354億元,整體壽險外匯準備金餘額來到2,196億元。去年12月美債價跌,壽險放在其他綜合損益(OCI)的股債出現評價損失433億元,導致淨值單月減少447億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戴瑞瑤、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