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台積業績登峰 外資:後市看兩變數

【時報-台北電】權值王台積電不讓市場失望,趁華為禁令生效前大舉出貨,8月合併營收繳出歷史新高成績單。美系外資分析師認為,市場普遍預期台積電8月業績走強,但實際營運表現更超越預期,是股價正面激勵因素,惟台股近期獲利了結壓力甚大,宜先留意逢高賣壓。 受制於美方祭出禁令,華為、海思半導體第三季趕在禁令生效前向供應鏈搶拉貨,台積電8月營收表現絕佳,大致不脫外資圈的沙盤推演,外資圈人士判斷,機構法人接下來將把注意力擺在以下兩個重點: 首先,少了海思半導體貢獻,第四季起將影響台積電營收動能,其他客戶遞補上來的速度,是觀察焦點。 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研究部門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力挺台積電,並指出,除了一些被華為影響的特定狀況如:聯發科5奈米製程訂單遞延、聯詠OLED訂單縮減外,並沒有看到整體半導體產業鏈有任何庫存調整跡象,短期需求相當健康。小摩估計,依靠蘋果5奈米製程訂單量產,以及超微(AMD)、Nvidia強勁動能,足可彌補失去華為的損失,將使台積電第四季營運與第三季持平。 其次,中美關係變化難測,儘管出貨華為海思寬限期於9月中結束,然未來有沒有可能浮現轉圜餘地,外資分析師直言「誰也說不準」,因此,更多機構法人選擇做足避險,不考慮大量出脫台積電持股,是股價得以穩在高檔整理的安定力量。 放眼後市,摩根大通最新發現,英特爾目正處在把5奈米製程CPU專案送交台積電製造的過程中,有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進入量產,這足足比市場預期提前了6~12個月。哈戈谷說明,雖然在眼前這個時間點上,尚不清楚英特爾與台積電是否針對5奈米與未來更先進製程,做出任何大規模產能協議,但可以肯定的是,雙邊合作可望提前落實,確實是振奮人心的第一步。(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簡威瑟/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