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和、百和-KY前五月獲利 聯袂成長

台灣百和董事長鄭森煤,說明公司鞋材,成為各品牌鞋的供應鏈廠商。圖/劉朱松
台灣百和董事長鄭森煤,說明公司鞋材,成為各品牌鞋的供應鏈廠商。圖/劉朱松

受惠於訂單增加,帶動鞋材大廠台灣百和(9938)與百和-KY(8404)今年前五月營收與獲利聯袂成長。台灣百和13日公布自結累計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68.03億元,年增11.3%,因營業利益13.33億元,年增24.4%,稅後純益6.06億元,年增4.2%,EPS2.0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95元。

台灣百和表示,公司自結5月合併營收11.62億元,因營業利益1.97億元,稅後純益約5,777億元,EPS0.19元。

百和-KY自結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31.95億元,年增17.7%,因營業利益6.19億元,年增58.2%,稅後純益逾3億元,年增105.4%,EPS0.75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37元。

百和-KY指出,公司自結5月合併營收5.86億元,因營業利益逾1億元,稅後純益2,081萬元,EPS0.05元。

台灣百和透露,展望2025年度營業計畫,公司生產及銷售品項眾多,且每年推陳出新,產品的應用範圍廣泛,且深受各國際品牌的認同,在鞋類及成衣類等產業的經營,仍穩固成長。

展望未來,台灣百和將持續配合營運需要,進行全球化佈局,擴增服務據點,提供就地快速及整合性服務。

此外,台灣百和因應各生產基地人工短缺及工資成本不斷上升,公司持續善用自動化生產流程,節能減碳,提高生產效益,並不斷依加工延伸,協同客戶尋求解決方案,減低客戶端生產工序及材料耗損,與客戶緊密結合,達成互惠雙贏局面。

未來發展策略,台灣百和將配合產業,持續南向移轉,及各國際品牌調整對各區域的下單比例。尤其,公司將持續強化及調整海外各廠的生產能力,增設各地服務據點,就近服務客戶,以滿足各品牌及客戶的需求。

百和-KY透露,公司積極發展新產品及擴展產品應用面,讓產品的應用範圍廣泛,因持續開發新產品及應用面、佈局大陸,及東南亞市場,可為公司的持續成長,提供了穩健的動能。

百和-KY積極佈局網路營銷平台,通過建立掌上產品電子目錄,及互動式產品搜索引擎,為市場各行業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整合解決方案。

百和-KY指出,透過集團間資源整合,通過智慧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優化工藝設計、強化品質意識、降低生產成本,進而提高生產效率。

此外,百和-KY也深耕目標市場,持續開發創新產品、不斷開發新客戶群體,深化與更多品牌的合作夥伴關係,為品牌銷售打好基礎,成為長期發展的戰略夥伴。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輝達丟掉陸一半江山!黃仁勳不忍了 曝美犯1錯誤讓對手更強大
存高息ETF能養老?達人揭殘酷真相「躺著領息還左手換右手」這類才是待退族長抱標的
1表看》冠軍竟然不是台積電!小資存零股TOP10出爐 3支高息ETF入列 超車長榮、富邦金、鴻海馬力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