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散戶持有2.2兆元美債ETF 專家估5月平均損失11%至12%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收到台灣散戶投資人青睞,而債券ETF在台灣ETF市場中占比又是極高,隨著美元指數下跌、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匯損增加,加上美債的名目價值損失等,專家估計,台灣的美債ETF投資人5月平均損失11%至12%。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經濟學人先前發布的大麥克指數顯示,新台幣兌美元遭低估58.8%,是58種貨幣中最被低估的,而且過去10年來幣值過低的情況持續惡化。但台灣投資人沒把大麥克指數當成警訊,反而爆買海外資產,對政府能讓新台幣維持低檔很有信心,但如今新台幣強力升值,讓壽險業和散戶備受打擊。
報導分析,導致此局面的主因之一,是台灣本土ETF產業的特殊發展。道富銀行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台灣ETF總資產達1960億美元,占全部投資基金資產的66%。換算下來,台灣每個人平均持有將近8400美元的ETF,更有趣的是,債券ETF的占比最高。
依據晨星數據,從2019年至2025年1月,台灣投資人向美債ETF投入730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主要集中在20年以上長天期美債基金,以及部分長期企業債基金。相比之下,截至3月底,整個台灣固定收益ETF市場(包括國內投資)市值僅為940億美元,由此可見台灣投資人對美債ETF的熱度。
然而,美債價格下跌,資金也出走,2月至3月共贖回11億美元。晨星僅追蹤台灣8分之1的債券ETF,而4月淨流出額又多達11億美元,由此可知在新台幣於5月劇烈波動前,資金已開始撤離。台灣投信投資主管指稱,綜合美債價格的名目損失與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匯損,估計台灣投資人5月平均吞下約12%的虧損。
報導提到,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台灣最早、規模最大的美債ETF「元大美債20年(00679B) 」,自4月初以來,該ETF已下跌13%,主要是受到匯率影響。而該黨ETF的資金流出正在加速,4月淨贖回達8.17億美元,高於3月的5.04億美元和2月的1.92億美元。
報導指出,5月的完整流向數據尚未出爐,不過目前該ETF資產規模降至78億美元,低於4月底的94億美元高點。雖然台灣的美債ETF近來面臨損失與資金贖回潮,但台灣投資於美債ETF的資產總規模仍是2019年初的10倍,金額極為龐大,倘若台灣投資人對美債興趣減少,可能會有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