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台股震盪 高殖利率股成避風港

【時報-台北電】台股AI科技股面臨川普關稅及指數來到相對高點,高殖利率股可望成避風港。法人指出,今年可望發出史上最高的2.5兆元現金股息,此時擇股基本面至上,可留意去年財報優、高殖利率股,包括長榮、陽明、志超等具有保護傘作用,可望受到市場青睞。

川普狂人成全球市場最大黑天鵝,台股在23,500點之上承壓。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拜台積電及金融業獲利創新高之賜,預估上市櫃公司2024年稅後純益「確定」會創歷史新高,有機會達到4.2兆元,以過去現金股息配發率約65%估算,可望發出2.5兆元股息,高殖利率股值得期待。

篩選過去五年現金殖利率超過4%,且以2月12日股價收盤來看,本益比(PE)及股價淨值比(PB)偏低,約各在11倍及1.1倍以下,有長榮、陽明、志超、康和證、協益、統一證、欣陸、慧洋-KY、維熹、台航、瀚宇博、第一保、萬海、台產、福邦證、臻鼎-KY及潤泰全等17檔。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去年包括AI股、半導體、矽光子、機器人、特用化學等族群股價飆漲,目前股價都相對不便宜,此時具有保護傘作用的高殖利率股可以留意,但更重要的是慎選股價處在低位階,以免「賺股息賠價差」。

由於去年科技股漲一波,上述以「二低一高」篩選的這17檔個股,以金融及傳產股居多數,集中在航運股、金融股(以證券及產險股為主)及營建股,電子股以PCB股為主。

長榮去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已達50.68元,比2023年的16.7元翻好幾番,全年EPS可望更上一層樓,而今年1月營收月增逾一成、年增近五成,營運依然暢旺;陽明及萬海營運也與長榮一樣,去年獲利及今年營收均維持成長態勢。

福邦證去年底因認列鴻華先進-創鉅額損失,今年來鴻華先進-創股價強彈10元,帳面回升2億元,福邦證2月有機會繼續回沖;瀚宇博去年前三季EPS已達4.31元,全年有機會超越2023年的5.07元;臻鼎-KY去年前三季EPS也達5.08元,第四季旺季效應下,全年EPS將較2023年的6.55元大幅成長。(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淑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