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超豐前3季每股盈餘3.38元
【時報-台北電】超豐(2441)向董事會提報109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前3季累計營業收入106億4158萬元,累計營業毛利26億8534萬元,累計營業淨利23億1725萬元,累計稅前淨利23億5866萬元,歸屬於母公司累計淨利19億2005萬元,累計基本每股盈餘3.38元。(編輯整理:葉時安)
【時報-各報要聞】台股在萬六關卡前劇烈震盪,惟挾著全球貨幣寬鬆、經濟復甦、電子業新商機等利多匯聚,三大法人不畏指數來回波動,合力布局基本面佳及產業景氣無虞的個股,包括聯電、長榮等16檔,2021年的前景很有戲。 市場專家篩選的選股條件,包括三大法近五個交易日買超,2020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年成長,基本面走揚,且見到大戶回補的個股,計有聯電、長榮、鴻海、華邦電、旺宏、百和、南茂、佳世達、中壽、元太、欣興、智原、光罩、全新、華新科、景碩等。以電子股居多。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22日因外資集中減碼台積電的因素,使得外資單日賣超台股達343.52億元,讓開年以來買超台股的金額,收斂至僅92.78億元,不過為半導體產業前景大好,在台股主流趨勢未改變前,內外法人資金仍將以偏多操作為主。 依據李學詩、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建議,投資人挑選的個股,仍以2021年法人布局的標的為主旋律,因為法人以中大型權值股居多,面對市場震盪,波動度相對小。 外資券商重申買進長榮,因歐美航運同業2021年以來,股價維持上漲態勢,漲幅7%~21%,從各種指標來看,貨櫃海運業前景仍被外資看好,帶動長榮股價跌深反彈,22日大漲9.03%,收在35元。 鴻海集團近期在電動車領域布局的企圖心積極,讓電動車產業供應鏈躍為台股盤面重心,由於全球汽車業復甦及電動車前景看俏,全球汽車晶片缺貨,缺貨題材再度推升電動車股價走揚。 此外,受惠5G智慧機熱絡,BT載板需求景俏,景碩五成營收來自於BT載板貢獻,隨著2021年擴產一成利多,外資持續布局景碩。欣興則因為HDI製程及ABF載板產能利用率持續拉升,營收維持高檔,法人大舉回補持股,激勵股價重返百元之上,股價收101元,創歷史新高。 華邦電、旺宏受惠於第一季NOR Flash合約價上漲5%~10%,漲勢優於市場預期,法人頻頻回補這兩檔股票。 李學詩提醒投資人,2月5日台股將封關,短線內資傾向獲利了結,籌碼已見散亂,或融資餘額過高,或技術線型已做頭的中小型題材股等,宜先避開,法人看好個股,則可逢低布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淑以/台北報導)
台灣工具機廠及零件業大陸訂單持續回溫,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金豐機器董事長張於正、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一致認為,今年工具機景氣比去年好,業者普遍預估,今年自家業績成長二成以上。台灣工具機暨零組...
大盤是否會續創高,就看台積電之後走勢;OTC重新站回20MA,預期中小型股仍有表現機會。目前距離封關剩下兩周,留意可能的結帳賣壓,建議投資人自己的持股部位勿過度放大,汰弱留強,居高思危。
去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集團IPO被中國大陸政府喊卡,接著阿里巴巴也遭到金融監管單位啟動反壟斷調查,市場和外媒普遍臆測,這是由於北京當局為了維護政治利益,因此才下重手介入營運、縮減經濟規模;然而也有金融專家分析,螞蟻集團屬於科技公司,但放款業務卻占了極高比重,當貸款不受法規監管、資金槓桿過高,一旦出現較大的經濟波動,極可能出金融風暴,因此大陸政府出手干預並不令人意外。
彭博報導,德國經濟部長致函台灣政府,為德國處境艱難的汽車產業提高晶片供給量,希望政府向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傳遞訊息。對此台積電今(24日)表示,會持續與汽車電子客戶緊密合作。德國經濟部長致函經濟部長及行政院副院長,指半導體對汽車產業相當重要,他擔憂半導體晶片短缺正危及德國汽車產業復甦,從而危害全球經濟回春,呼籲台灣政府向台積電明確傳遞訊息。受疫情衝擊,去年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下滑,[...]
美股超級財報周將於下周登場,多家重量級科技巨擘將陸續發布財報,其中又以蘋果與特斯拉的業績最受矚目。分析師預估蘋果上季營收可望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特斯拉2021年的銷售目標則是投資人關注焦點。蘋果預計27日公布2021會計年度第一季業績,該季將是蘋果首款5G iPhone 1...
行動支付戰場白熱化,面對市場激烈競爭,110年起八大公股銀行的「台灣Pay」將建立起點數經濟圈,提供用戶紅利積點消費回饋機制,只要到目前已逾16萬家的任一家台灣Pay店家,不論是綁定金融卡或信用卡支付,每月分別計算累積5000元內日常生活消費,都可各享2%等值紅利點數或刷卡金回饋。優惠更甚於部分實體信用卡的1%,每10點即可兌換新臺幣1元。活動內容詳見「八大公股銀行」官網。
疫情未能澆熄全球股市多頭氣焰,美國科技類股尤其強勢,好表現同步反映在國內股票ETF上。據統計,2020年表現最佳的前十強ETF股票基金,八檔都是科技型相關ETF,只有兩檔為陸股相關ETF;其中前五強報酬率均超過四成,表現最佳的是聚焦美國尖牙股的統一FANG+ETF,報酬率高達91....
【時報-各報要聞】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居家工作需求延續,電池模組廠新普、加百裕、西勝均看好上半年景氣能見度,由於2020年第一季比較基期偏低,因此首季可望有強勁年增力道,過完農曆年之後,不排除能見度再延長。 西勝董事長暨總經理黃宗偉日前表示,疫情之下,上班習慣改變,導致客戶端的預測(Forecast)都不錯,尤其Chromebook走雲端,省去很多零件,換機潮顯著,他預期Chromebook的換機潮可能持續一兩年,筆電的需求可望穩健。 西勝認為,往年過了12月就會進入傳統淡季,但是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就已無法100%滿足客戶需求,最多僅滿足九成需求,加上2020年第一季又有大陸廠區延遲復工的負面因素,降低比較基期,因此2021年第一季營運可望年增,繳出淡季不淡成績單。 加百裕2020年12月有庫存助威,單月營收續創歷史新高紀錄,該公司依照客戶需求備料,也看好上半年筆電需求應該無虞,農曆年還祭出獎勵措施,鼓勵大陸廠員工過年留崗,除了加班因應訂單需求之外,也可望舒緩農曆年之後缺工的比率。 加百裕2020年第四季因11月、12月營收連兩個月刷新紀錄,推升單季營收達35.52億元,為連續第二季寫下單季營收新高紀錄,年增率高達45%,公司除了在大陸擴建南通新廠之外,另外也租賃廠房擴產,兩岸同步擴產,新產能將伺機開出。 而龍頭廠新普業績維持強勁,且隨著居家工作趨勢延續,新普對上半年的景氣看法趨向樂觀,預期2021年上半年接單、景氣無虞,且新普旗下主要產品線都有不錯的續航力;新普2020年前三季獲利進度超前,法人看好新普2020年EPS將突破兩個股本,2021年可望更上層樓。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電池模組廠轉型初見成效,西勝預期今年儲能、UPS等非IT營收比重將首站2位數,新普、西勝、加百裕的非IT比重這幾年先後揮別象徵性的個位數營收比重,相繼突破兩位數營收比重,將有助於孕育出後疫情時代新一波成長動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淑惠/台北報導)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24日電)受惠房地合一稅及遺產稅大增,2020年實際撥入長照基金稅收達新台幣519.3億元,比預算數大幅高出190億餘元,大大緩解基金收入減去支出、可能產生短絀的危機。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Alibaba)創辦人馬雲(JackMa)消失2個多月後,1月20日終於透過視訊會議露面,消除投資人憂慮讓阿里巴巴、阿里系股價大漲,但中國央行(人民銀行)幾乎同時也出手管制支付平...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將召開2021年首次決策會議,儘管貨幣政策料將持續按兵不動,但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來升破1%,凸顯通膨預期正在增加,這是否引發Fed本次例會開始針對通膨、利率或縮減購債等議題進行討論,已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2020年12月15~16日的決策會議中,Fed對於購債政策與利率水準並無進行任何調整。自此之後,國會通過9千億美元財政紓困案,緊接美國總統拜登在1月14日又提出高達1.9兆美元紓困計畫。 市場預期在新冠疫苗推出有助抑制疫情持續惡化,加上美國政府提供財政刺激協助增強Fed對美國經濟與就業市場的支撐,這將讓Fed能有更多時間來評估下一步行動,因此周二、三兩天例會,預料Fed將不會採取任何行動。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繼上次例會後,拜登再推新刺激提案與民主黨重拾參眾兩院掌控權,已推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稍早升破1%,並締造2020年3月以來高點。 至於用來預測通膨的平衡通貨膨脹率也同步攀升到2.182%,創下2018年5月最高水準。這也意味市場預期未來10年美國年通膨率平均將超過2%,超出當前通膨水準。 SVB資產管理公司資產配置經理人索蘭絲(Paula Solanes)指出,通膨預期升高已成為短期間Fed面臨的一大挑戰,她甚至預期美國通膨率在2022年就有機會升破2%。 Action Economics全球固定收益分析師魯伯特(Kim Rupert)也提到,鑒於通膨預期增加,Fed在2021年首次例會,除了疫情與拜登政府,包括通膨與縮減購債規模等相關議題都可能成為討論焦點。分析師警告,如果殖利率曲線持續陡升,它不僅危及金融穩定,並還對赤字融資造成抑制,將迫使Fed必須先發制人,採取行動避免該情況發生。 另外,本周例會Fed決策小組FOMC擁有投票權的成員還將大幅換血,除了聖路易聯準銀行前研究部主管華勒(Christopher Waller)、包括亞特蘭大、舊金山、里奇蒙與芝加哥地區等聯準銀行總裁都將取得投票權。當中有三人都主張加速就業與薪資復甦,這也導致Fed鴿派色彩更趨濃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6488)環球晶公告本公司調整Siltronic收購價至每股145歐元1.併購種類(如合併、分割、收購或股份受讓):收購 2.事實發生日:110/1/22 3.參與併購公司名稱(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新設公司、收購或受讓股份標的公司之名稱:Siltronic AG 4.交易相對人(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讓與他公司、收購或受讓股份之交易對象):Siltronic AG之股東 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否 6.交易相對人與公司之關係(本公司轉投資持股達XX%之被投資公司),並說明選定收購、受讓他公司股份之對象為關係企業或關係人之原因及是否不影響股東權益:不適用 7.併購目的:環球晶圓與Siltronic結合後的事業體將更能互補地有效投資 8.併購後預計產生之效益: 1\. 預計產生之綜效將為環球晶之股東及客戶創造正面價值 2\. 強化產品組合 3\. 進一步強化財務與營運能力以及業務規模 4\. 更廣泛的客戶群 9.併購對每股淨值及每股盈餘之影響:不適用 10.併購後續處理方式,包括支付併購對價之時間及方法等:依合約約定以匯款方式支付 11.併購之對價種類及資金來源:自有資金與銀行貸款 12.換股比例及其計算依據:每1股支付現金歐元145元,收購Siltronic流通在外股份。 13.本次交易會計師、律師或證券承銷商出具非合理性意見:否 14.會計師或律師事務所名稱或證券承銷商公司名稱:勤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15.會計師或律師姓名:黃勝平 會計師 16.會計師或律師開業證書字號:臺省證字4413號 17.獨立專家就本次併購換股比例、配發股東之現金或其他財產之合理性意見書內容 (一、包含公開收購價格訂定所採用之方法、原則或計算方式及與國際慣用之市價法、成本法及現金流量折現法之比較。二、被收購公司與已上市櫃同業之財務狀況、獲利情形及本益比之比較情形。三、公開收購價格若參考鑑價機構之鑑價報告者,應說明該鑑價報告內容及結論。四、收購人融資償還計畫若係以被收購公司或合併後存續公司之資產或股份為擔保者,應說明對被收購公司或合併後存續公司財務業務健全性之影響評估): 因半導體產業復甦較預期迅速,且資本市場亦有大幅波動,故於客觀條件變動下,依照外部條件及合併計畫書出具評估 收購計劃書係依據公開市場價格評估法、52 周股價區間法、過往可比交易、與分析師目標法等方式評估,其中公開市場交易價格評估法、過往可比交易法因具備公開市場資料或具備財務報表等過去歷史財務資料, 因此作為收購價格合理性評估之依據 本次環球晶圓收購計畫書所採控制權溢價為介於20%至50%之間,符合Mergerstat Review 研究結果及過往德國併購溢價幅度,每股收購價格亦介於評估之價格區間內,因此本次所採之控制權溢價及收購價格應屬合理。 18.預定完成日程:2021下半年 19.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或分割)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註二):不適用 20.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註三): Siltronic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是世界領先的半導體矽晶圓製造商,也是全球頂尖半導體產商的合作夥伴於歐洲、亞洲、美國擁有最先進的矽晶圓生產基地。 21.分割之相關事項(含預定讓與既存公司或新設公司之營業、資產之評價價值;被分割公司或其股東所取得股份之總數、種類及數量;被分割公司資本減少時,其資本減少有關事項)(註:若非分割公告時,則不適用):不適用 22.併購股份未來移轉之條件及限制:無 23.併購完成後之計畫(包含一、繼續經營公司業務之意願及計畫內容。二、是否發生解散、下市(櫃)、重大變更組織、資本、業務計畫、財務及生產,或其他任何影響公司股東權益之重大事項):維持Siltronic現有業務並繼續經營 24.其他重要約定事項:無 25.其他與併購相關之重大事項:維持Siltronic現有業務並繼續經營 26.本次交易,董事有無異議:否 27.併購交易中涉及利害關係董事資訊(自然人董事姓名或法人董事名稱暨其代表人姓名、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之重要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實際或預計投資其他參加併購公司之方式、持股比率、交易價格、是否參與併購公司之經營及其他投資條件等情形)、其應迴避或不迴避理由、迴避情形、贊成或反對併購決議之理由):無 28.是否涉及營運模式變更:否 29.營運模式變更說明(註四):無 30.過去一年及預計未來一年內與交易相對人交易情形:不適用 31.資金來源:自有資金與銀行貸款 32.其他敘明事項: 本公司及子公司透過公開市場購入方式,目前合計持有標的公司累計達6.06%之流通在外股數。 註二、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包括庫藏股及已發行具有股權性質有價證券之處理原則。 註三: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包括公司名稱及所營業務之主要內容。 註四:倘涉營運模式變更,請於欄位敘明包括營業範圍變更、產品線擴充/縮減、製程調整、產業水平/垂直整合,或其他涉及營運架構調整事項。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