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元月營收連4高 昇陽半導體Q1不淡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晶圓再生及薄化晶圓廠昇陽半導體(8028)受惠擴產效益及先進製程對再生晶圓需求增加,2025年1月自結合併營收3.6億元,較去年12月3.53億元小增1.85%、較去年同期2.45億元成長達46.4%,連4月改寫新高,首季營收表現可望淡季不淡。
昇陽半導體股價1月初觸及147元波段高點後緩步拉回,4日下探113.5元的近4月低點後止跌回升,今(6)日開高後在績優題材激勵下放量勁揚5.88%至126元,早盤維持近3.5%漲勢。三大法人本周迄今賣超達2466張,但昨日反手回補122張。
昇陽半導體先前指出,先進製程所需的晶圓價量俱增,因應先進製程產能擴展,公司再生晶圓產能將擴增逾2.3倍因應,董事會去年底核准資本支出預算35.25億元。同時,因應海外市場需求持續成長,將優先拓展美國、歐洲及日本市場。
昇陽半導體目前新竹竹科廠、台中中港廠的12吋再生晶圓合計月產能為63萬片,公司規畫再斥資25億元於中港廠新建廠房及擴充產能,已於1月22日動土、預計2026年完工,並預期月產能至今年底將提升至80萬片。
此外,昇陽半導體亦透過特殊測試及承載晶圓搶攻先進封裝商機,雖然2024年對晶圓業務營收貢獻估與2023年的0.8%相當,但隨著相關需求起飛,目標2025年測試晶圓占比躍升至5%、2026年測試及承載晶圓合計占比達10%。
整體而言,昇陽半導體將藉由AI應用蓬勃發展,加速推動業務成長,並正式揭開綠色能源時的序幕。受惠先進製程擴產速度加快、海外需求持續成長、測試/載具晶圓需求起飛等三大成長動能驅動,看好2025年晶圓業務營收將實現雙位數成長。
薄化業務方面,鑒於AI需求增加驅動IC整合MOSFET的DRMOS薄化需求、碳化矽(SiC)生產成本下降,昇陽半導體聚焦超薄功率半導體及SiC薄化代工,策略轉向AI及車用領域。隨著AI崛起及車用市場復甦,看好可望帶動2025年晶圓薄化業務獲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