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買盤略現,滬指週一小跌0.05%,3400點關口失而復得,地產股賣壓重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年增率創五個月新低,或與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有關的同時,中國A股三大股指週一走勢震盪,但午後買盤略有所出,雖然三大股指齊現三個交易日首黑,但皆脫離日低,滬指收盤小跌0.05%,3,400點關口失而復得。深市和創業板跌0.55%和0.81%,地產股領跌。半日跌0.40%的滬指收低1.54點或0.05%,報3,402.53點,日高和日低各在3,426.65點和3,385.96點,前兩個交易日漲1.17%。

半日跌0.94%的深證成指收低59.68點或0.55%,報10,731.66點,日低在10,668.33點,日高在10,821.51點,前兩個交易日漲1.76%;連續兩天反彈2.41%的創業板收低18.43點或0.81%,報2,248.63點,該指數半日跌1.40%,日低在2,229.51點。

滬深兩市A股今日成交額為人民幣1兆6,345.1億元。

中國11月通膨數據喜憂參半,受食品價格拖累、消費提升偏慢等,CPI年增率創五個月新低,但核心CPI繼續改善;PPI年減率收窄至三個月最小。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至,市場熱切期待明年經濟的定調。市場密切關注這個即將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策略組表示,11月CPI年比增速繼續下行,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對CPI的影響比較大,因統計局計算CPI的方式是補貼後的實際成交價格,補貼拉低相關商品的CPI。預計居民消費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政府補貼,若補貼繼續存在,CPI修復斜率可能會比較緩慢。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年比持續負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政策還是在供給端發力,供給恢復持續地快於需求。近期在努力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的導向之下,政策緊迫性明顯提升,擴大供給是短期拉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有效手段。

券商預估至少在年內,供給端的政策會繼續發力,PPI降幅的收窄速度可能會在明年下半年後有比較明顯的改觀。

A股地產類股領跌,滬深300地產指數收挫2.4%,萬科A股收低3%。